裁员大潮下的中年码农EM上岸记

来自其他站点
【自我介绍】
某大厂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r,10+年工作经验(5+年IC / 5年+Manager)

【前言】
美国科技公司从2022年Q3开始陆陆续续开始裁员,先是从小厂中厂开始,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压力或者危机。但是后来开始就有了各种大厂裁员的传言(Meta,Google,Amazon,Microsoft,等等),作为大厂员工之一的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刀子已经偷偷的架在脖子上了但是自己却毫无准备。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虽说我没有做到居安思危(比如经常面试,其实这是个好习惯,不单单是防止裁员,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在市场上能拿到什么样的岗位,能值多少钱,还能保持面试能力),一直到火就快要烧到家门口了才开始行动,但是开始行动总比不行动好很多,更何况就算真的开始裁员了也不一定会裁我(自我安慰)。

毛主席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能一上来就用暴力解法(比如划水不工作,什么岗位都乱投,随便找人内推,等等),这样做不但不会有帮助,反而浪费时间,同时万一公司有block list可能还会导致短期内不能重新面试。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需求,我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1、首先,最基本的,在找到新工作之前,要全力以赴当前的工作,不能因为怕裁员就开始划水(除非100%确认要被裁掉),否则真的是没捡到芝麻还丢了西瓜
2、我已经做了很多年Manager了,还是十分想继续做Manager暂时还不想转回IC。在大厂带过30多人所以目标是在不被裁员的前提下争取M1/M2级别或者小公司M2级别。
3、与此同时,鄙人不才,辗转多年现在还没有绿卡,那么能顺利办绿卡(e.g. PERM)也是条件之一,裁员前找工作肯定要优先能办绿卡的公司(比如近期有过裁员的公司的优先级要降低一些)
4、既然没有绿卡(也就是说现在还是H1B),那么真的被裁了的话就要马上降低要求保住身份,别说小公司M1,就算是小公司Senior IC岗位,能保住签证也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阶段,努力工作,市场调研】
既然基本需求已经确认了,那么首先要把当前的工作干好,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本来都没想裁我却自己给领导传递信号就不好了。裁员虽说不一定会由直属领导亲自决定,但是很多信号都可能间接的变成裁员公式里的一个变量(比如最基本的,虽说裁员不是由Performance决定的,但是Performance必然会作为公式里的一个变量)。

下一步,就是做调查了,各大求职网站(比如LinkedIn,Indeed,等等)还有公司官网都是我们的好去处。除此之外身边的朋友甚至不熟但是在Network里的朋友也非常重要,比如有的公司暂时没有opening但是可能内部有消息说什么时候会放开招聘,有的公司看看起来有opening但是实际上已经暂停了招聘甚至可能有消息说快要裁员了,有的朋友能帮我介绍到一些我平时并不关注的领域,有些公司其实很好但是我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经过朋友介绍才开始研究。

这些信息要做好汇总,比如哪家虽然有opening但是近期有过裁员,哪家虽然没有Manager岗位但是IC岗位很多,公司最近表现(股价和行业信息)如何业务是否稳定,是否有熟人能帮忙,甚至包括如果真的能跳槽我是否能愿意做而且能做好这份工作,等等。这些信息不单能帮我做好当前的规划,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比如哪天被裁了就要降低要求,但是没被裁的话暂时先不投优先级较低的公司)。所以不能说刚开始调查的时候觉得不合适就彻底否认,就算暂时不考虑的公司也要先留下研究成果(尤其是非常稳定,十分想去,但是暂时没有岗位的),这样才能静观其变,待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

这个阶段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任何进展而且十分耗时,同时还要在现有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所以必须要通过一个明确的目标来驱使自己,虽然这么做并不会有任何短期结果,但是能保证我们随时可以出击,不至于真的被逼无奈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第二阶段,抓住重点,主动出击】
做好调研后已经进入了2022年Q4,这时大厂裁员的传闻也越来越真,虽然说调研不能停,但是我们不能无限期的调研了,说不定下个月被裁的就是自己,所以趁着裁员前找到了几个重点目标后就应该两手抓,在继续市场调研的同时应该开始全军出击了。这时我优先锁定了两个公司,一个是老东家(因为140在老东家,去了后应该连PERM都不用做了),一个是非科技行业的稳定小公司(有个朋友刚调岗,我去面他之前的岗位)。

老东家,干了很多年也认识很多人,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一些。我觉得面试的时候说不定都会碰见熟人,更何况联系到的hiring manager也是熟人,同时他们组在公司大部分组都在Hiring Freeze的时候还有很多budget要继续扩张,感觉危险系数很低。

其次是朋友介绍的小公司,据我调查业务十分稳定,起码短期内并没有受到科技行业的波及,其次介绍人也是熟人,既然我去他刚离开的岗位,那么参与我面试的所有人他应该都认识,起码能帮我美言几句。

果不其然,有熟人(尤其是认识Hiring Manager)就是好办事,可以直接跳过简历海选通过Hiring Manager直接联系到Recruiter进入流程,毕竟老板知道你活好不好比简历更有说服力。和Recruiter聊一聊之后就顺利的进入了面试环节,在这个阶段我有一个重大的失误,过分高估了面试通过拿offer的成功率而并没有继续撒网。正所谓骄兵必败,本以为可以同时拿到两家offer但是结果却是一个offer都没有,老东家的那个组虽然在我聊的时候并没有被公司的Hiring Freeze波及到,但是在发offer前一周突然也被Freeze了,导致前功尽弃。朋友介绍的公司虽然面试很顺利,但是也在即将走向胜利的时候突然告诉我其实他们有很多人在同时面试,而且有一个候选人刚刚接了offer,介绍人已经不在那里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
失败并不算什么,当然了,能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虽然新工作没找到,但是很幸运的躲过了公司Q4的裁员(是啊,真的裁了,吓死个人)。但是通过这次经历,我也对当前工作市场有了更好的了解。

首先,根据调研,现在市场上Manager的岗位比IC岗位少很多,但是因为各路裁员加上和我一样开始居安思危的人开始在职跳槽,导致很多Manager岗位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当我我看到LinkedIn上新发出来的岗位的时候(发布不到24小时)已经显示有超过100人申请(更有甚者有几百人申请),这种趋之若鹜的空前盛况真是几年前各个公司那种疯狂抢人时期闻所未闻的。其次,只要没入职就会有变数。前东家的Hiring Manager基本上面试前都想好要发offer了,也不能避免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脚底打滑手慢则无,更何况在网上开始听说了有些公司甚至开始撕offer了,毕竟在资本的驱使下也没有什么道理和信誉可言了。

虽说学到了很多,但是这次经历对我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毕竟现在进入了年末,虽然逃过了裁员但是各大公司都开始十分谨慎的研究2023年的预算了,2022年剩余的岗位已经很少了(很多岗位要等2023年预算定了后再放出来),其次各路人马已经进入了休假模式,无论是Recruiter还是Hiring Manager基本上都和我说明年再聊,现在就算想面也没人。

既然形势如此,那么我的决策是保持调研同时开始撩人,不单要和熟人保持联系,同时也要开始找各路Hiring Manager开始提前聊天了,因为有些这种2023年会放出来的岗可能只有Hiring Manager知道并不会在网上发出来。既然年末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那么我们就做好准备2023年再战。

与此同时,还要开始研究身份问题了,万一真的2023年又来一波裁员还找不到新工作,保住身份才是最重要的。赶紧联系移民律师开始讨论各种back up路线,包括挂F1、F2,等等,以备不时之需。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2022年末挑选老东家和朋友介绍的公司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毕竟有熟人好办事。虽然说认识的人很多,但是赶上各路公司都在Hiring Freeze甚至裁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直接提供工作机会。进入2023年并没有见到任何情势好转甚至可以说每况日下,这个时候只能被逼无奈改变策略,从之前调研的结果里开始有目的性的广泛撒网。在此期间还忙了将近一个月的performance review,那段时间实在太忙了,连找工作都只能暂且放缓,毕竟回到最初的需求,最低线还是要保住当前工作不能不干活,忙完了后再继续找工作。但是这个时候又有很多公司裁员或者进入了Hiring Freeze,之前聊好的几个岗也突然没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Hiring Manager还说可以继续聊,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一些没有熟人的公司连内推都找不到人了,剩下的这些就只能直接去公司网站上投的简历。不过之前的调研还是有用的,这次已经有一个列表了,不用每天漫无目的的乱刷,毕竟时间现在是最重要的,能快速的锁定一些岗位有目的性的投简历才能最大化效益增加成功率。

这真的是我第一次“被迫”去找工作投简历,体验自然而然和几年前各个公司的Recruiter跪着求着让你去面试的情形不同了,现在是我求人而不是人求我。更何况之前由于对工作环境十分满意,也没有怎么面试过,所以这个阶段真是感受到了多重打击。第一重打击就是大部分投的岗位连简历关都没过,别说和Recruiter聊背景了,直接就是系统邮件,连个联系人都没有,邮件就是那种感谢你投了我们的岗,不过我们不想和你聊。第二重打击就是投了简历后杳无音讯,连个拒信都没有,然后突然有一天收到邮件说position已经被fill了。最后就是匆忙的去面试导致很多都是临场发挥,根本没有时间针对每一家都特别认真的做准备。

初始阶段是最挫败的,我甚至觉得很多岗位我over qualify(只要管4-6个人的那种可以叫做M0的岗位都投过,只有小公司有这种岗)都没有能过简历关,刚开始收到很多简历关都没过的拒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崩溃的。不过不能因为受到打击就放弃,虽然说连一个面试都没拿到,但是起码我们也能记下来哪些公司可以不用继续投了(简历关没过就算有合适的岗很可能短期也不会捞的),把这些公司从之前的列表里filter掉,下次就算他们放出岗位也不用浪费时间,毕竟公司很多但是我们时间有限。

步入二月份估算已经投了超过100个岗位了,甚至经历了几次很可笑的事情,比如本来以为关系很好曾经受过我恩惠的朋友求内推这种事情却被推三阻四,甚至有两个我以为关系特别特别好的朋友,和Hiring Manager认识,岗位一放出来我就第一时间就他们联系了,表明了怕裁员想赶紧申请,但是等了好几天后才勉强用内部工具内推了一下,都没有直接交到Hiring Manager手里。这种事情甚至耽误了我自己尽早投简历,错过了最佳实时机。在这两个例子里,等他们帮我推上的时候Recruiter已经收了太多简历了,直接和我说人太多暂时先不考虑了。与此同时也有几个以为只是萍水相逢只给过他们小恩小惠的朋友竭尽全力帮我做了很多事情,虽然也没有帮我拿到面试但是让我十分感激的。这个时候真是见识了人情冷暖,甚至有些心寒。

经过不断的尝试,虽然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没能和Recruiter聊上就凉了,起码还有一些收到了回信,那么我们就从这些开始下手,把握住现有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到后来那种简历关都没过的系统拒信收多了也就麻木了,看到了后直接就删了都不想多读一句。

当然了,就算和Recruiter说上话也只是第一步而已,能不能走到最后的offer其实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毕竟前文提到了,现在是百里挑一,有些时候的确有一些运气成分,甚至通过了面试也不一定能有offer(现在Management岗一般会有很多人通过面试,从最好的开始发offer)。既然知道如此,就算失败也不要埋怨自己,更不要怀疑自己能力,就当是时运不济就可以了。比如最开始聊上的三个Recruiter聊完了后就没有收到任何回信或者收到邮件说感觉不是很合适,那么我也就此放弃,把宝贵时间用在剩下的机会上就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先总结来2023年找工作主要是2月初到3月中旬(也就是现在)的结果吧
投了超过100个岗位,大多都是自己投的,有的找到了内推,极个别能和Hiring Manager或者Recruiter先聊了后才投的
100多个岗位一共和大约15个Recruiter聊过(剩下的直接拒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投的,只有一个有内推
15个Recruiter聊过了后一共拿到了9个phone screen(剩下的要么双方都觉得不合适要么还没面第一轮就被fill了要么公司突然Freeze了)
9个phone screen到现在完成了7个(有两个刚约上还没面)通过了其中6个,挂了一个
通过的phone screen都约了onsite,一共6个onsite现在完成了3个(有一个刚约上还没面,有一个onsite刚面第一轮就Hiring Freeze了所以没面完,有一个刚面完第一轮就说hire到其他candidate了所以没面完)
完成的3个onsite里拿到了一个offer(有一个feedback很好但是不知道为啥没给我发,有一个刚面完不久还在等结果)
正巧拿到的offer是这些岗位里我最想去的(没有之一),而且offer聊得很顺利,包裹也很满意,已经签了。剩下的准备继续面完,作为后补选项,万一真的遇到撕offer不至于和去年一样重头开始。

虽说还是拿到了offer,但是这段时间也是比较坎坷的,和去年重点搞两家不同,这次广泛撒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最终聊的15家只有一家是内推,其他14家是自己投的,拿到offer的也是自己投的。其实我也找了很多内推,包括地里的朋友们,大部分都直接没有下文了,还是背景合适的比较靠谱,自己投都能聊上,内推的那些如果背景不是特别吻合的大多都没有什么进展,毕竟市场上人太多了,几百人抢一个Manager岗,估计很多都是内推)。与此同时,和十多家公司同时周旋(同时保证工作不受到影响)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每天大约早上6点起床忙到凌晨或者后半夜才能保证当前工作和找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回邮件,调整meeting做好时间管理,安排面试,处理当前工作,调简历,等等)。这段时间的确很累很累(家里还有不到一岁的娃),但是结果是好的,正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讲完最终结果再讲讲具体的经历,我也就不一一举例了,挑几个有意思的经历来讲讲吧。

公司A: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的那种但是不是大厂(大厂谁还招人),业务还算稳定。Recruiter真是不靠谱,一问三不知,回信也很慢,不过最终还是约到了hiring manager phone screen。我也不知道我面的到底是M1还是M2,面试前两天突然来邮件说hiring manager有事临时换人,换成了一个刚转manager的小哥(也算是那个大组的)。结果面试当天同时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邮件里提到的小哥,一个人说是隔壁组的Director(天竺友人)。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他们好像在chat上又和recruiter聊了5~10分钟,最终决定让Director来面那个小哥直接下线了。结果这个Director貌似毫无准备,他说他也是临时被抓来帮忙的,然后问的问题也是稀里糊涂的,还说他没有我的简历。问完问题我说啥他也没有认真在听(貌似在忙工作),等我说完然后他竟然要思考下一个问题他想问啥。面试中途还突然来了一句说Recruiter是不是给我弄错position了,感觉级别不对(我也不知道是他觉得我更适合M1在面M2还是他觉得我更适合M2在面M1),总之总体的面试体验极差。最后Recruiter说不合适,我问了Recruiter到底给我面的是什么级别,为啥这么乱,Recruiter说会给我一个个答复,但是也没有回信,我也没再追问。这件事情过后,甚至气得我都不怎么用他家产品改用他家竞争者的产品了(正好他家产品最近我刚投诉过一个问题)。

公司B:某跨国公司,被猎头撩了后去面的,背景十分符合。我目标是他家M2岗,onsite的面试套路和美国公司完全不一样,而且是过关斩将,要过了一轮才约下一轮而不是一天两天一起面完那种。感觉面了四轮每个人都在问完全一样的问题,就是问我之前做过什么,解决了什么技术难题,只不过每一轮面试官级别貌似比上一轮更高一些,第三轮才见到hiring manager,第四轮我猜应该是hiring manager的老板。我以为四轮会问不同的东西,而且应该会问一些management的问题才对,前两轮问我背景和项目的时候基本上把两个最大的项目都讲完了,后两轮又问我同样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该聊啥了,只能讲一些前两轮没讲过的东西(貌似面试官也没怎么看前两轮的feedback),最后感觉虽然只聊了背景和技术问题但是聊得挺好的,而且我觉得背景十分符合他们想要的人,但是没有offer,就此作罢。

公司C:创业公司,全公司所有的management都是小朋友,感觉和他们面试也挺有意思的,一个刚开始做manager的人考我management,我感觉我不是在面试,而是在给他讲课回答他的问题,感觉面试官也很紧张。不过刚面完第一轮就被告知已经有人接offer了,也就此作罢。他家一共也没多少人,让我去做他家Head of Engineering都绰绰有余了。

公司D:上市FinTech,面试很顺利,面的是他家Sr. Manager,前一天还在和我商量Onsite下一轮的时间第二天SVB就暴雷了,貌似他家也没在SVB存钱,但是就在SVB暴雷那个周五突然说position freeze了,我猜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关系吧。

现在除了接了offer的公司之外(十分满意,面试也面得很开心,虽然只给了一个很小的团队但是scope还是很大的),还有几家还在没面完(剩下的都是Sr. Manager了,带超过两个团队以上的)。我觉得还得继续面,以防接了offer这家公司出现什么状况撤offer(我还特意确认了下SVB暴雷有没有影响到他们)。现在H1B transfer也开始了,而且当前公司暂时还没被裁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个月就能入职也算是上岸了!

新公司暂时没有裁员风险而且现在还在招人,等我过去了后捞一捞地里的朋友们!

补充内容 (2023-03-17 02:58 +8:00):
貌似不能匿名回帖,有问题我就在这里回答吧
大家就不要猜这些ABCD公司都是哪家了,如果我想说就不用ABCD了对吧

补充内容 (2023-03-17 05:36 +8:00):
这篇其实没啥特别有用的干货,但是的确写了很长!其实这个就是我个人发帖习惯,我喜欢讲故事,这篇帖子重点是讲一个希望能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是分享经验

但是的确不是ChatGPT写的,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其实可以用ChatGPT来改一改稿子但是我实在太懒了。。。

这一波我的确投了100多个岗,其实还可以投的更多,每天光刷LinkedIn就可以刷到很多新的,如果再把remote甚至reloaction算进去的话更多。不过我也说了,没有大厂(唯一找人帮refer过Apple但是根本没有下文)。

其实只要你不挑剔(比如愿意接受降薪),支持H1B+绿卡的科技岗很多很多,有些公司本来我都不怎么关注但是看到岗位了后研究了下觉得还挺有意思就投了。与此同时,IC岗位比Manager更多,我见到很多有IC岗但是没有Manager岗的公司。

但是有些情况下就算有岗也还是不投为妙,比如那种就算拿了offer都不想去的我就没投,或者背景实在是不沾边的(比如要OS开发背景那种)那种都不投。这种岗位如果投了反而占用我时间,和时间(不知道哪天裁员)赛跑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补充内容 (2023-03-17 06:49 +8:00):
关于换工作的动机:
1、2022年末因为怕被第一波裁员波及开始做好两手准备,同时还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裁员传闻都是假的,感觉这两家都能拿到offer)所以并没有撒大网
2、公司真的裁员后PERM也停了,所以2023年马上就加快了脚步,开始撒大网了
3、第一波裁员过后对公司的业务彻底没有信心了,感觉业务没有转机的话必然还会继续裁,躲过第一轮不一定躲得过第二轮第三轮第N轮

关于新公司:
这就是市场调研那一步需要仔细研究的了,无论是自己研究(看新闻,找资料,上市公司看股票财报等等)还是找朋友,一定要搞清楚公司情况,否则面试折腾一大顿发现新公司还不如当前公司稳定,跳了也是白跳,说不定还是跳过去背锅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也没办法“保证”新公司不裁员,只能说这个要看自己的分析了。我觉得我接的这个公司业务现在还算很稳定,而且并没有过分扩张(还是个小公司),而且现在还在积极招聘,起码在短期内的风险远远低于当前公司的风险。

willzou说:拿到了一个Offer, 而且恰好是自己最满意的那个,但是剩余的打算还继续面以防万一
差不多吧,折腾了一大顿柳暗花明。这家最开始我看到了但是没找到合适的岗位也没投,后来突然放出来一个我感觉合适的就马上投了,联系上的时候已经2月份了,一切都很顺利然后突然就上岸了。拿到offer的时候和剩下的没面完的公司比,这家优先级最高,所以马上就签了。不敢说是所有公司里“最满意”的,只能说是现在还有选择的里面最满意的,而且给钱也挺大方的,预期收入甚至比当前公司还高一点点。

最后补充:今天突然收到一个拒信,这周刚面完onsite的那家挂了,backup plan里还在流程的现在只剩三家了

补充内容 (2023-03-17 12:02 +8:00):
有人问“楼主manager的面试都不用面具体的技术问题吗?是ppl manager还是dev manager啊”

答:这个不同公司要求不同,有的面试非常technical(每一轮都聊tech,都没怎么聊management),但是大部分都是tech / management各一半(onsite至少一轮system design现场设计系统,还有至少一轮project deep dive聊聊之前做过的design),有的公司也要面coding(尤其是那种更接近于M0的岗,比如JD里就写了平时要做code review的那种)。还有一家公司说他们家的manager要兼职tech lead,平时工作有一半时间要做technical design(更像某些大厂的TLM而不是EM)

希望能有帮助!

补充内容 (2023-03-18 23:22 +8:00):
有人问现在IC转EM/TLM对求职面试的影响还有职业发展的问题

我只提供个人观点,这件事情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自己斟酌

首先从当前(2023年Q1)的环境来看,市场上IC岗位(Senior+级别为主)远远大于Manager岗位,个人感觉现在作为IC跳槽比Manager跳槽“相对”容易一些。

与此同时,市场上人很多,那么相对要求也就更高了一些(或者说bar提高了),新晋manager有可能简历关都过不了(很多一线manager的岗位都开始要求至少5年管理经验,少的也要3年)。如果是为了想要跳槽manager岗现在去IC转manager的话意义不大(1~2年management经验在现在这个市场上跳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想跳槽当manager不如直接去面某些要求比较低的公司的manager岗位(这些公司说是招manager实际上是TLM甚至TL,对management经验要求很低,只要当过tech lead就行,有的直接在job description里写了需要做design,要写code,要oncall,等等,我这波上岸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公司)

与此同时,IC转manager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比如Meta都放话要减少manager或者把manager转成IC了),能转manager这种机会更是难得。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对management感兴趣想要尝试一下的话不妨先做一段时间试一试,这种机会并不是经常出现(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也可能是组里就一个位置,好几个人想当)。如果害怕转manager影响跳槽(比如简历上你就是不想写你最近转了manager但是怕背调会查到),也可以商量下只是代理一段时间试试看,先不转title。

最后说一下manager跳槽当IC,个人感觉这个没有任何优势也没有太大的劣势,首先你是做过IC的,其次只要你没有脱离一线工作失去动手能力面试上并不会输给别人。别说一线manager,甚至连Director和VP级别在IC、Management之间来回跳的例子也有很多,重点是你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你当前的Title。

希望能有帮助!
5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