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没有paper的人提供一些H1B抽不中转O1的思路

avatar 95758
Janette
12584
17
首先声明楼主是靠paper拿到的O1,以下分享的内容都没有具体的实操经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也欢迎大家提出你们的想法。也请有paper和通过paper申请到O1的朋友不要泼冷水,毕竟大家都是被万恶的ICC多抽逼得走投无路了,如果不去尝试的话,几率就等于零。之所以觉着只有发文章的博士或者科研人士才能申请O1, 是因为现在各大律师所都是之前办理EB1/NIW,也延续了相应的思路办理O1。没有paper的申请确实难度更大,没有办法套用模板。

首先写这个贴的初衷是我本人也深受H1B抽签其害,毕业三年六抽H1B不中,后来公司今年给办了O1。但是最近我看了公司给我提交的O1资料加上自己的一些研究,O1可能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大家畏难情绪一部分是被O1的中文翻译吓到了。就像是我即便拿到了O1,我也从来不觉着自己是“杰出人才”。但是如果你知道有纹身师也拿到O1之后,是不是觉着自己又行了?(并没有说纹身师不好的意思)。特别是现在H1B抽签难度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多留一个后路总是没错的。除了L1和Day1 CPT之外,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让在剩下不到1-2年的时间内迅速积攒申请O1的资质。

这篇文章适用人群主要如下:
1. 没有paper的人。来美国读了一个硕士,毕业找到工作,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
2. 公司不支持Day1 CPT或者是L1。
3. 因为个人原因不想申请Day 1 CPT (之前申请太多次?)或者L1(不想异地和去一个陌生环境待一年)。

这篇文章不适合人群如下:
1. 有paper或者马上要发paper的小伙伴,因为你们已经比大多数普通的美硕打工人好很多了,你们就好好攒文章/审稿数/找推荐人就是了,claim老三样(authorship, significance & judging others' work)。
2. Designer & artist & entertainment workers,这类人的O1申请流程已经很成熟了。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STEM OPT和只有一次抽签机会,他们也往往会提前开始准备O1的申请,这和此贴针对的人群不太一样。
3. 还有退路的人。如果你觉着以下我说的几个建议特别麻烦,说明你还没有预见事态紧急,或有退路,或对H1B抱有一丝希望。确实不经历一次,很难体会眼睁睁看着希望逐渐破灭的感觉。

大致思路如下:
简单来说,O1就是八选三,有paper的人一般选老三样,authorship, significance & judging others' work(审稿和组织会议),剩下五个里面还有大奖,媒体报道,高收入,担任组织关键岗位和会员。如果你没有paper的话,那么就要在剩下五个criteria加上judging others' work上做文章。现在H1B中签难度空前绝后,加上拜登政府对O1的申请标准有所放松,假设2024年共和党上台,那么不排除明年2023年是上车O1的最后一波了P.S. 不是要刻意制造焦虑,只是想让大家提前做好两手准备,O1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1. 高收入
- 如果你的收入在本州的行业top 10%的话(就是用H1B的SOC code),可以尝试claim高薪,base不够的话,可以用bonus和stocks来凑。
- 如果在湾区的话,建议在不大幅度降薪的情况下,搬去低收入的州。所以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湾区卷,你所谓的高薪如果没有达到湾区同行业的top10%的话,你等于将来申请O1的时候自动放弃这一条。
2. 大奖/媒体报道
- 假设你是码农/DS,有没有可能组队参加一些local, national级别的比赛(像是kaggle, hackathon),并且获得一定的名次。如果有相应的媒体报道的话,那就更好了。
- 如果你的公司有Chief Content Officier,你可以去联系一下相应的团队,尝试参加公司contents/media的制作。那么新闻在报道这个新的feature发布的时候,可能会把你作为介绍人进行报道。
3. judging others' work(审稿和组织会议)
可以尝试给各大journal的editor发信请求审稿机会,然后去参与组织一些会议,先从志愿者做起,后期尽量争取chair session和review abstract的机会。如果公司有组织会议或者比赛,建议去寻求judge的机会,哪怕只是给初选的作品做审核也行。
4. 担任组织关键岗位
这个就是靠公司无脑吹了,无论是负责多么小的feature,都可以说是影响整个product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去核心部门工作。
5. 会员 这个我不是很熟,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出来分享。
6. 关于毕业后在职场上如何发paper
- 大公司的话可以和research组一起合作,小公司的话可以常看最近公司发表的文章和专利的co-author都有谁。还有一个思路是,公司的white paper和对外公开的文件(类似policy document)如果有你的名字的话,能不能算是authorship呢?
- 如果想要以个人名义发paper, 可以尝试下载一些公共的数据,发表在open source的杂志上。或者写一些软件(R package, Shiny app,etc),发表在类似Journal of Open Source Software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之后多去LinkedIn和Twitter上去宣传。
7. 推荐人
当然除了这些硬性指标之外,还要找推荐人。因为USCIS比较奇葩,必须是独立推荐人,所以大家平时也要好好社交,多去参加conference或者是在LinkedIn/Twitter上结交本行业的专业人士,提前积攒可以给你写推荐信的人脉。实在懒的话,就好好讨好老板,以后让老板介绍朋友帮你写也行。

从很多律师所发布的数据来看,现在申请O1的主力还是偏向有文章的科研人士,但是希望咱们可以借助咱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好好发掘一下非科研背景如何申请O1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味的自我否定。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能想到的就这样了,写贴不容易,求加米!
17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