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文科生做marketing不转码进大厂的求职+经验分享
来自其他站点
在美国职场终于摸爬滚打到第五个年头,中间走了好多弯路,最近刚刚接到某大厂的offer。版上大部分内容都是码农的分享,觉得可以跟文科生们稍稍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顺便攒一下人品希望h1b transfer能一切顺利。(文科生在美国做marketing的圈子其实挺小的,如果被认出来了求匿)
按照惯例报一下背景:国内981+211传播学背景,美硕依旧读的传播学 (本科纯文科,当初就是觉得不用学数学特别开心,实习什么的都是水过去的,现在无比后悔。。。到了硕士阶段还有毕业之后不得不各种补统计学方面的课程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首先选择文科这条路并且不想转码,肯定会比码农的路难走很多,包括找实习、找工作、办身份等等,薪水跟版上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可比性。另外marketing这个行业确实对身份问题很不友好,从川普开始一直到后面的COVID,很多公司越来越不愿意提供sponsor,尤其不愿意sponsor ng,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MKT这个行业其实面很广,我主要关注的是广告行业。主要是因为大部分FLAG公司广告业务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是完全有可能不需要转码就进大厂的。 广告行业主要可以分成三中类别的公司: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理清了这三类公司,可以讲一下大部分marketer的职业路径了:
1)在agency一直一直干下去。我确实有看到有小伙伴对agency的工作特别热爱,ta们一般能做到director level。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agency工作的亚裔是非常少的diversity很差,纽约可能还好一点,大部分广告公司都是白人女性占主流,senior leadership里也是白人男性占主导。
2)agency -> 甲方。我也有看到小伙伴是以乙方为起点,积累了几年经验之后就往甲方走,这也是很多乙方人的梦想lol
3)agency -> (甲方)-> 科技公司。我自己就是选的这个方向,这一条路径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走了。一般科技公司也会非常青睐有agency背景的candidate,因为这些员工一般都知道自己的客户或者产品的用户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上能最大化公司的收益。
先写这么多,后面可以再聊一聊广告行业里的各种职位。
补充内容 (2022-04-16 04:42 +8:00):
想起来补充一下,也有小伙伴是第一份工作直接进甲方的,但是这种路线对纯文科背景的留学生来讲不太容易见到。一般甲方公司的entry level都不怎么给sponsor,如果没有身份顾虑的话可以试一下。身边的一些朋友做analytics或者data science的方向甲方对ng会比较友好一点,会在后面职位相关的内容里面详细聊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我见到不少华人startup打着sponsor h1b的幌子来压榨中国留学生,把薪水压得极低,wlb极差,等真的开始抽签了又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变相开除员工,还有让员工自己承担律师费用的(注意这个已经违法了,如果被查出来的话抽到的h1也不作数)。而且这类公司不会系统给新员工培训,干的活很杂,美其名曰在锻炼中成长,但实际上干的很多活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好处。真的到跳槽面试的时候会发现大量技能都没有好好学到,有些管理campaign的经验甚至是错误的。大家碰到这样的华人公司记得多留个心眼,mkt确实不好找工作,但是为此被压榨还白搭进去一年OPT就很不划算。
新人第一次发帖,求米求米
补充内容 (2022-05-20 00:51 +8:00):
关于marketing agency里的各种岗位,可以移步去看我的新帖系列:
聊一聊marketing/广告行业以及mkt agency里的那些职位【上】
instant.1point3acres.cn
聊一聊marketing/广告行业以及ad agency里的那些职位【下】
instant.1point3acres.cn
按照惯例报一下背景:国内981+211传播学背景,美硕依旧读的传播学 (本科纯文科,当初就是觉得不用学数学特别开心,实习什么的都是水过去的,现在无比后悔。。。到了硕士阶段还有毕业之后不得不各种补统计学方面的课程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首先选择文科这条路并且不想转码,肯定会比码农的路难走很多,包括找实习、找工作、办身份等等,薪水跟版上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可比性。另外marketing这个行业确实对身份问题很不友好,从川普开始一直到后面的COVID,很多公司越来越不愿意提供sponsor,尤其不愿意sponsor ng,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MKT这个行业其实面很广,我主要关注的是广告行业。主要是因为大部分FLAG公司广告业务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是完全有可能不需要转码就进大厂的。 广告行业主要可以分成三中类别的公司: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理清了这三类公司,可以讲一下大部分marketer的职业路径了:
1)在agency一直一直干下去。我确实有看到有小伙伴对agency的工作特别热爱,ta们一般能做到director level。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agency工作的亚裔是非常少的diversity很差,纽约可能还好一点,大部分广告公司都是白人女性占主流,senior leadership里也是白人男性占主导。
2)agency -> 甲方。我也有看到小伙伴是以乙方为起点,积累了几年经验之后就往甲方走,这也是很多乙方人的梦想lol
3)agency -> (甲方)-> 科技公司。我自己就是选的这个方向,这一条路径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走了。一般科技公司也会非常青睐有agency背景的candidate,因为这些员工一般都知道自己的客户或者产品的用户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上能最大化公司的收益。
先写这么多,后面可以再聊一聊广告行业里的各种职位。
补充内容 (2022-04-16 04:42 +8:00):
想起来补充一下,也有小伙伴是第一份工作直接进甲方的,但是这种路线对纯文科背景的留学生来讲不太容易见到。一般甲方公司的entry level都不怎么给sponsor,如果没有身份顾虑的话可以试一下。身边的一些朋友做analytics或者data science的方向甲方对ng会比较友好一点,会在后面职位相关的内容里面详细聊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我见到不少华人startup打着sponsor h1b的幌子来压榨中国留学生,把薪水压得极低,wlb极差,等真的开始抽签了又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变相开除员工,还有让员工自己承担律师费用的(注意这个已经违法了,如果被查出来的话抽到的h1也不作数)。而且这类公司不会系统给新员工培训,干的活很杂,美其名曰在锻炼中成长,但实际上干的很多活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好处。真的到跳槽面试的时候会发现大量技能都没有好好学到,有些管理campaign的经验甚至是错误的。大家碰到这样的华人公司记得多留个心眼,mkt确实不好找工作,但是为此被压榨还白搭进去一年OPT就很不划算。
新人第一次发帖,求米求米
补充内容 (2022-05-20 00:51 +8:00):
关于marketing agency里的各种岗位,可以移步去看我的新帖系列:
聊一聊marketing/广告行业以及mkt agency里的那些职位【上】
instant.1point3acres.cn
聊一聊marketing/广告行业以及ad agency里的那些职位【下】
instant.1point3acres.cn
42条回复
嗨 我也是美本硕学传媒的,现在在美国工作,可以和您交流一下吗谢谢
我也是一直做mkt analytics的可以说lz把mkt各方面讲的非常透彻了。有一点是有些agency的director有时候比较inflated,可能就是别的公司的sr甚至不管人…
可以啊,我也不是什么大神,就是工作了几年有一点小心得,欢迎交流。
agency的忙碌程度跟客户相关的。有些客户特别喜欢改request,还经常有last minute request,或者要求每天都要出一份reporting,这种就很让人抓狂。有些客户就很佛系,大家都最喜欢这种预算高又不怎么提要求很信任agency的客户。另外agency工作强度也很有季节性,一般Q1还有夏天度假季都有比较清闲,Q4对于retail等行业来讲是最最忙的时候。
一般清闲的时候agency可以天天摸鱼,老板好说话的话甚至可以提前到三四点就下班,或者整组下午去rooftop deck晒太阳;忙起来的话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甚至更晚也是有的,尤其是在Q4忙季连轴转,还是很累的。
大米 6
1
admin+6给你点个赞!
对的我写帖子的时候忘记提一下这一点了。agency就是升职特别快,一般1-1.5年肯定会往上升一级,而甲方和科技公司的速度都没这么快,带来的弊端就是在agency里没有IC vs manager的概念。只要在agency待的时间足够久就会需要带小朋友。问题是很多人自己也是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自己都没怎么搞明白职业发展路径更不用说去mentor别人。我后来跟跳槽去了大厂的manager聊天才知道他们是可以一直一直做ic不需要做people manager的
补充内容 (2022-04-18 04:57 +08:00):
另外我观察下来agency做到associate director差不多是一个坎,有很多人就是带着AD的title在几个组或者几个公司之间转也没能再往上爬一级的。能做到agency的director甚至再往上一般都得业务好+运气好+会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还有就是agency的title都挺混乱的,不同公司的同一个title可能指代的工作年限都不一样。譬如同样是analyst,有些公司这是入职第一年的新人,但有些公司entry level是从associate analyst开始的。具体都得看公司JD上写的内容。
是的非常懂,我也在国内agency干过见识过那个工作强度和薪水。北美这里的agency说是忙,薪水低,但比国内好太多。至少北美这边老板不会理直气壮地认为员工每天都得干到半夜十二点以后,也不会一版deck来来回回改n遍最后还是用的初稿,entry level薪水虽然低但是也足够让你凑合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下来,而不用让爸妈补贴
补充内容 (2022-04-19 04:11 +8:00):
关于语言问题,这个其实是要看具体岗位的,可以等我出下一篇总结帖
patpat正常正常
我们之前也有二十来年的老客户因为换了CMO说丢就丢,最好笑的是同城另一家agency B接了这个客户,于是当时那个account大概一半人都跑去了这个agency B。那个CMO其实就是换了一家agency,但是手底下干活的基本上还是同一批人lol
但是作为拿H1b签证的人来讲,就很糟心了,因为另一家agency是完全不sponsor的。还好当时那个account里没有拿工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