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fall 陆本CS转HCI申请总结 - CMU/UW/Cornell/CT/NYU [如何选择出国项目][面试]

avatar 335528
Wayneee
13105
21
申请季结束了,来回馈地里。

原文发表在mp.weixin.qq.com上,修改过后也发在这里。

我的经历可能和大部分人都不大一样。没有实习和科研,参加了一些比赛和挺多学校提供的出国项目。本科四年,真正在学校的也就两年半,学校实在太村了呆不下去哈哈哈

0. 补充背景

竞赛奖项

iGEM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s) 团队金奖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 Best Position Paper, Outstanding Delegate, 团队Outstanding Delegation, Honorable Mentioned
IBM-工商银行全国金融创新大赛三等奖
国奖
一些校内的小奖学金 美赛H奖之类无关的

交换经历

大三下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均分1.6/5 (德国1.0为满分)

大四学年 1-6月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GPA 4.0/4.0(暂时只有第一学期的成绩,不过来得太晚在申请的时候也没能用上)

申请结果

Decision
CMU MHCI

Ad
CMU MHCI
UW HCDE
Cornell Tech Connective Media
Cornell MP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UX Track)
NYU Tandon IDM (Integrated Digital Media,给了两年一共14k奖学金)

Rej
Gatech MHCI (IC Track)
NYU Steinhardt MA in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UCSD MSCS
UCI Ms in Informatics

Pending
UMich MSI (五月底还不出结果是想干啥

一些说明

奖项里iGEM、NMUN和IBM工行的三个比赛是我在文书里提到、也是和我学HCI初衷相关的三个比赛,另外我还参加过不少英语演讲比赛和国内的模联会议,因为申请没用上我就不列出来了。在校内我还担任过校区模拟联合国协会和IBM俱乐部的负责人,我在文书里也简单提了一下当初做的各项活动,作为课外活动和组织能力的补充。

我参加交换项目和各种国际比赛比较多,也是我申请相对沾光的一点吧。多参加一些国际性比赛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也可以在过程当中提升英语能力、学术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时重要的是你从比赛中学到了什么、对你进一步在这个领域学习有什么启发,这些想法应该在你的文书中体现出来;只是单纯地为了简历好看而没有在文书中加以解释、介绍的话,并不一定会有多大的帮助。这也是一种思路的转变,后面会讲。

大四参加的UCI项目是学校的3+2,但是3+2名存实亡,大家基本都当做大四一年的交换项目。我因为在德国申请F1签证遇到了一些阻力,没来得及秋天到美国,于是延期到了第二年1月的winter quarter入学,申请时基本没有在UCI的经历,也就没起到太大帮助。

NYU Steinhardt的项目更偏Society Technology Studies、更偏文科一些,当初因为在UCI上了一门相关的课程一时兴起申请,毫不出意外,因为背景不匹配被拒绝了。

UCI Informatics是个偏research的项目,我请跟着做研究的老师和招生老师打了招呼。前几天她告诉我被录取了问我去不去。我当时已经接了CMU,招生老师听说了之后就把我拒了。Informatics本身是个很好的偏科研的项目,非常适合接着读PhD的同学。

Cornell Tech(康泰克) CM本来是我从大二开始的dream program,但是因为录取发的太晚、当时已经接了CMU,再加上和校友聊聊发现和想象中不是很一样,所以还是忍痛放弃了。地里对CT有很多争议;根据我的了解,在康泰克的体验和传统的学校不一样,课程质量层次不齐、管理也经常出漏洞(也不完全是坏事);HCI的资源比较少,大家基本还是偏向Tech、出来都是做SDE。良好的创业氛围和NYC数不尽的资源是他们的长处,他们也有很多和业界对接的机会。在读的同学说CT更像是一个公司、不像是学校,如果大家愿意花两年的学费去换取这些资源(和纽约浪费青春生活)的话,CM还是很值的。

1. DIY资源搜索

我是全DIY申请的,主要借助了一亩三分地、知乎和Medium上的内容。这三个平台上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很多过来人高质量的申请经验(知乎上的HCI的申请总结质量尤其高,值得反复朗读并背诵)。Medium现在国内好像需要翻墙了,不过翻墙是DIY获取高质量信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大家想想办法吧。

一般我找信息的方法是在各种问答平台(知乎、Quora)和留学平台(一亩三分地)上搜索HCI master或是CMU MHCI等项目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在知乎上有很多传统中介毫无信息量的帖子,需要好好辨别。

另一个我在申请前没有关注过的平台是各种播客平台,像是在荔枝上搜索CMU MHCI就有一期已经毕业的MHCIer做的访谈,讨论了项目的课程设置等等内容。B站、YouTube等等平台搜索各个学校项目名称也能有不少有用的信息,值得去发掘一下。

在这里推荐以下几个我关注的HCI申请信息分享平台,质量都很高:

微信公众号:mp.weixin.qq.commp.weixin.qq.com
知乎专栏(真的有很多好文章):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zhuanlan.zhihu.com

Medium上搜索HCI、UX或者学校关键词也能找到很多高质量文章。有意思的是Medium上除了大部分英文资料,也有很多台湾的同学写的申请总结,台湾留学去美国学UX的氛围还是蛮浓的hhhh

阅读前辈的申请总结真的让我受益颇多:我大二刚开始对HCI感兴趣的时候曾经用一个周末两整天时间翻遍了知乎和地里有关HCI申请的帖子,后来也时不时会拿出我喜欢的几篇反复读。从这过程当中我不光了解了项目的信息,更学到了前辈对申请这件事本身的思考。阅读时的思考也是个自我发掘的过程:每个人从本科的专业转到HCI都有自己的理由,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在文书里讲清楚自己想学HCI这个交叉领域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把往年学长学姐的申请总结捋一遍后,你对HCI这个领域的了解就会比市面上八成中介都多了。除了少部分针对艺术、UX留学的中介,绝大部分中介有关HCI的信息读了都浪费时间,毕竟绝大部分申请者还是针对CS等等工科的,中介老师也没这个动机和精力去钻研HCI。如果有时间和精力自己研究的话就不用找中介了,省下的钱干什么不好呢。

我还记得当初大二暑假去中介聊天的时候说我想申请人机交互,那个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把CS申请的方向用大括号一个个列出来、讲得头头是道,每个方向分析申请的重点列的一条又一条。我心想好家伙真专业,结果没到五分钟她张口就来“比如你想申请的这个人工智能方向”;我打断她说:我想申请的是人机交互啊不是人工智能,她挥挥手:不影响不影响,人机交互也算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考虑过找中介。

2. 申请材料与思维差异

在讲各种材料之前,我想提一提对于HCI申请每种材料的重要程度。Medium上有个CMU MHCI的校友June Byeon总结过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Preview


原文链接: medium.com

可以看出来三维里GRE、GPA都是没那么重要的。作品集对于MHCI不是必需的,我不是设计背景出身,所以也没提交;很明显,更重要的是SOP、简历、推荐信,和被很多人忽视的面试。

当然,这个图虽然看起来很正儿八经,其实也就是一个校友自己主观的感受,不是MHCI项目官方贴出来的材料;不过我申请完回头看看这张图,本来自己觉得自己被录取这件事莫名其妙,仔细看看也是能够解释的。

再在这里贴一个今年申请季知乎上发出来的帖子:

zhuanlan.zhihu.com

作者是UW MHCID在读的学生,参与了2020年项目申请材料的审核。从这篇文章里能更深入地了解到HCI相关项目对于申请者的衡量标准,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提到他们在审核材料时,最看重申请材料是不是满足这两个点:

1.你适不适合这个项目/这个项目适不适合你;
2.你是否具备跟HCI领域相关的能力(主要是design/research/technology)。

给出的建议是:

所以在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请以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紧紧地围绕着这两个重点来写,不要跑题 :)

那篇文章从各项申请材料的角度分析、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其中有关文书“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要呈现细节和思考的”以及“个性没有标准”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作者在最后写道:

所以申请真的是玄学吗?真的没有标准和策略吗?我的答案:是也不是吧。

申请是不是玄学,这是困扰了很多申请者的问题。

我想了很久。大家觉得申请是“玄学”的理由无非是申请标准琢磨不透,大家觉得该录取的没被录取、不该被录取的被录取了。玄学的成分的确存在,但其实在这迷惑表象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家对申请这件事与招生官、与美国大学在认识上的差异。

这个问题展开回答就太多了。我就抛出几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

你未来想做什么?

申请这个项目,在你的长远计划中处于什么地位?

你申请的项目,是为了学校的名气,还是你真正觉得项目有你值得学习、利用的资源?

其实国内申请者更缺乏的,更是一种从招生官的角度考虑自己申请材料的思维。大家的思维模式还是比比谁手上的牌好,谁的三维高、海外经历多、实习竞赛科研成果多。我们换个思维方式,假设你是申请项目的招生官,你在考虑是否录取学生的时候,会看重哪些东西呢?

肯定不会只看重三维。大家好像都觉得三维到位了,简历、文书、推荐信只要到达及格线申请就不成问题;也情有可原,毕竟大部分人光三维就疲于应付了。但你看看上面那张图,这样的想法恰恰是本末倒置了。

基于那篇知乎文章里讲的UW MHCID录取审核关注的两点,我觉得招生官考虑更多的,是这些问题:

我把这个学生招进来,他/她在这一两年会和老师、同学们相处愉快吗?

这个学生是真的喜欢我们领域吗?

这人怎么什么都会、全都学过了?我录取那个稍微差一点但是一样有热情的学生,会不会能从我们项目里学到的更多?……

我相信你已经大概能有个概念了。

如何打破这样的思维差异,我会在后面讲。但是一步一步来,先从那张图上没有出现的托福成绩讲起吧。

3. 语言成绩

HCI项目对托福成绩的要求普遍要比CS项目高一个档次,UW、CMU这种顶级项目更是夸张。CMU MHCI的要求是总分106以上并且每个小分不低于25,UW HCDE要求口语26分以上。有人说这是UX designer需要大量沟通的职业要求导致的,我觉得也挺在理。

对于招生官而言,招生不仅是选有能力、有潜力的学生,也是招一个未来一两年一起工作生活的潜在朋友。在美国,不管是学习还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都是英语水平,所以托福真的是基础的基础。想想都决定要去美国读书了,英语学不好怎么行呢?

知乎上一位学长在zhuanlan.zhihu.com里讲的很好,学托福的核心是“用学语言的方法学语言”。托福是很吃语言基础的,短期内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学语言最有用的方法,是大量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听英文歌、看英文视频等等,尽量让自己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我的主要娱乐方式是在YouTube上看各种视频(主要是王刚),每天总有一两个小时;大二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有点吃力,看多了会习惯的。很多英文内容的质量比中文互联网社区高很多,看着看着就上瘾了。

如果在国内的话,英语输出的确没有太多的机会。我有几招在生活中找机会输出英语的方法: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思考,尝试适应直接用英语表达想法而不是先想出中文再翻译——这是我之前的美国口语老师推荐的,他说这个方法让他很多学生的口语突飞猛进。

你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你现在在下滑手机,你可以自己想"I'm now scrolling down on my screen",然后问你自己"why am I scrolling down on the screen?",回答"because I'm reading this stupid ass article about HCI master application..."。在输出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想法, 这时候查一查,就能在生活中很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用手机的语音备忘录录下自己用英语自言自语的内容(一个人散步、需要整理思路的时候我最喜欢干这事儿),然后自己听听发音在哪里有不足,再一遍一遍地改进。口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耳朵的敏锐程度:如果你听不出自己和标准发音的区别,那就很难把自己的舌头练到标准发音的样子了。听几次自己的发音,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我知道一开始会尴尬到自己汗毛竖立,但之后会越来越好的😛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英文相关的竞赛。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很多英语演讲比赛和模拟联合国会议,也是日常生活中增加英文输入输出的很好方法。

不过说了这么多英语学习经验,到底还需要靠大家自己努力。把英语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是最理想的状态;实在不行的话,用应试的方法,知乎、一亩三分地上也有很多英语学习、托福备考的经验。

GRE我真的完全不会考,两次基本都是背了几十个单词就放弃之后裸考的状态。那位学长说GRE的关键在于”用应试的方法应试“,网上有很多的GRE应试信息,我就不赘述了。

我只讲一个我从知乎上学到的考GRE思路,因为过了好久已经忘记出处了,要是侵权了请务必告诉我:

GRE verbal和quant两个section满分都是170分,整体满分340,一般320以上相对稳妥。GRE这个考试奇怪之处在于它的最低分不是0分,而是260,每个section最低分是130,要是你所有题目都答错了,每个section也都是130分。

明白这点之后,你就知道如果一个section正好答对一半,分数就是130和170的平均数150。对中国学生而言,数学努努力拿到接近170分的成绩不是很难;这样下来只要verbal部分答对一半、拿到150,总分就有320了。而verbal又分为阅读和填词两个部分:阅读相对简单,毕竟有文本做照参考;填词要是单词不认识也就只能乱猜了。我的策略是多花时间在阅读上,争取能做对70%;填词放在最后,这样时间不够直接乱填几个就行,只要填词猜对30%,结合阅读的70%,基本整个verbal section的正确率就有一半了。

我就是拿着这样的策略第一次裸考考到了321,第二次考试前看了两天同义词近义词,考场上遇到了几个,于是就考到了324。不过要是有时间还是得好好学学。

Gatech应该是比较看重GRE成绩的,所以我被拒也情有可原;HCDE完全不看GRE;根据我了解,MHCI今年录取的大陆学生里我GRE是偏低的。不过不管怎么样,GRE的重要程度肯定不及GPA和TOEFL。之前总听说申请HCI最好托福考到110、GRE考到330,但现在看看这都是散播焦虑的说法。GRE考到320多分,大概就不会成为拖后腿的理由了。

4. 文书与简历

4.1

在讲雕虫小技之前,我还是想先谈谈思维方式。

之前那张各个申请材料重要性的图,让文书和简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我之前提到的“从招生官的角度考虑申请材料”的思维角度,如果你是招生官,你会想要在申请者的简历和文书里看到什么?
我觉得所有的申请材料都需要解答招生官内心的三个问题:

1. 申请者和我们的项目是不是匹配?
2. 申请者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是足够的潜力去获得我们项目教育目标的能力?
3. 现在项目里的学生、老师,会喜欢和这个申请者一起生活、学习吗?

三维更多能反映第二个问题,也能解答第一个问题,但基本没法解答第三个问题。三维和简历是你作为申请者的骨架,而文书、作品集包括面试等材料,是将骨架填充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篇理想的文书,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

有很多人喜欢把SOP和PS分得很开:前者是更加干货的学术、工作经验总结,后者更加偏向学习工作外的生活、思考。我认为这对需要提交两篇文书的学校是正确的,但对于大部分只需要一篇文书的学校,即使学校要求提交SOP,也应该有PS的成分。

凡事从本质去思考:提交文书、不论是PS还是SOP,不就是为了解答上面招生官内心的三个问题吗?学术、工作经验,在简历和三维里已经基本能体现了;文书的工作,是将这些经历串联起来变成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告诉招生官:

我之前做的这些让我发掘了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有了足够的基础;

我在这些活动中的思考和反思,让我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做出贡献;

你们提供的这些课程和资源,会让我距离做出贡献、成为行业中顶尖的人才更近一步;

plus,我做的这些事情都酷的不行,不录取我、失去一个cool friend,你们会后悔的 :)

现在就读于Cornell Tech的台湾小哥许凯钧在他的medium.com(是我大二的时候接触到、受益匪浅的一篇申请总结,非常值得一读)里写道:



Statement of Purpose
真心是門大學問。
其實我也真的說不上來SOP到底要怎麼寫,我只能分享自己架構SOP時的 邏輯 。最一開始,有些人建議我從What, Why的問題去發想,去寫自己想念什麼專業、為什麼會想要念這個專業、甚至為什麼還想要念個研究所。也許這方法適合大部分的人沒錯。
但我後來是決定寫個故事。
用一個故事來吸引教授的目光,這個故事要能從過去的自己,講到假設自己去了Cornell Tech/CMU/UW/NYU後能夠成為的人。讓教授想要參與你的成長,甚至自己成為你成長的一部分。這樣想吧——一個校系一年可能可以錄取個幾十個到一百多個人,對吧?其實多一個或者少一個都不會差太多,所以我希望這個故事就算不能很肯定地說服教授我值得一個admission,也能至少讓教授覺得:
「Hmm… 就讓他來試試看吧,反正教室也坐得下。」
甚至最好是——
「如果我拒絕了他,會不會有天後悔的是我?」
所以我花很大篇幅寫我的夢想,還有自己為了這個夢想而做的努力。


光写学术、工作经验的SOP是不可能讲明白这些事、打动招生官的。很多人觉得写文书就是秀肌肉、把一张张王牌打出去,但这种文章,读起来可能只会让人觉得“这人挺厉害,and what”?

ta的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憧憬,我有产生共鸣吗?

ta在大学、在职场经历的这些,我有感同身受吗?

我们未来一起共事会开心吗?

如果你的文书能让人读完后对上面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有人会问,既然学校都明确要求了写SOP,你交个像PS的文书上去,学校不会因为这个卡你、不录取你吗?

这才是“从招生官角度”的思维模式最重要的地方:招生官的目的不是以各种莫名其妙标准否定人,而是把真正有才华的人招到自己的项目里。

想象一下:你下午拿着一杯咖啡坐到桌前,上午已经看完了200篇平淡如水的SOP;突然看到一篇真情实感的文书,不管是经历、故事还是职业规划都打动了你,就算是一篇PS,你会因为它“不符合格式要求”而拒绝这个申请者吗?

只要想清楚了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一切的条条框框就不再重要了。

4.2

英语写作要写好,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我总结的关键有二:组织好故事,少说废话。

推荐一个微博博主:weibo.com。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只能记住一件事,那就请记住关注他的微博账号。他的帐号里发了很多申请、申请后思维模式转换的内容,包括很很多文书写作技巧、思路。几乎他的每一条微博都能让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传统中介的文书老师,他一只手能吊打一百个。
具体技巧就去和他学吧。虽然很多都是针对英国留学,但是完全不影响,就算你去申请瓦坎达留学,逻辑也都是一样的。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要觉得把自己的文书给别人看不好意思,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把你的文章给所有你周围会英语的人看一遍(夸张了)。英语也好,朋友也罢,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对故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读不懂、困惑或者不认可的地方,这时候不要急于反驳,安静地听一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里真的有改进的空间,然后感谢每个抽时间读你文章的人。

另外,就像知乎上MHCID那篇文章里讲的,个性没有衡量标准。文书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而这是需要每个人自己从经历里挖掘的。很多人会从一句话、一句引用开始文章,但这样的模式越来越老套;不过以一个故事、一个问题等等不一样的开头吸引读者,总是正确的做法。

再次,请现在就去微博关注DIY申请辅导员。这会是你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5. 面试与video essay

面试和video essay是这些年越来越常见的新的申请环节。不管面试是对着屏幕回答问题还是和人交流,本质上都是让招生官看看你的脸、听听你说话,比单纯看你的简历、文书更全面地了解你这个人。

我录取的项目里,除了UW都有面试。回头看看,我参与面试的项目,包括MHCI、康泰克、Cornell、NYU全部都被录取了。MHCI和NYU还有video essay。康泰克给了一个礼拜做他们的线上面试回答问题,我第三天面试、第四天就收到了ad。虽然收到面试时间是已经是4月20号很晚了,但是我猜招生官还挺喜欢我面试的表现的。

首先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面试的时候要穿正装吗?

我的答案:没必要。你不是去参加什么正式会议,何况大学里学生们也很少会穿正装,大部分项目真的没什么必要。我手边没正装、甚至没衬衫,面试基本都是穿个短袖或者卫衣、最多穿个带领子的蓝色衬衫(可以穿去沙滩上的那种,笑)。衣服不是关键,如果不放心的话穿个带领子的衬衫就足够了。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我是应该严肃一点,还是应该放松一些?

我所有的面试都是很自然、很放松随和的,就当作是在和朋友聊天。本身大部分美国的老师都很nice、没有架子,我见过很多次老师边zoom讲课边撸猫;另外,就像我刚刚说的,招生官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招未来的学习、工作伙伴,换作是你的话,你愿意招一个非常严肃、拘谨的人,还是一个非常随和、一直笑着和你说话、充满活力的cool dude?

所以下面是一些我对面试、录视频的一些建议:

; 光线尽量柔和,不要有乱糟糟的背景;
; 全程微笑(微笑=把嘴角咧到耳朵),这样你的积极态度也会影响你的观众、让他们感觉很开心;
; 尽量口语化表述,不要太拘谨、太刻板,保持尊重的同时尽量把老师当作你的朋友,展现出学生的活力;
; 不要担心英语不好、不要不自信地因为英语不好道歉,不是母语者大家都能理解;
;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很好的一个例子是想不到一个词的时候问老师“就是那个xxxxx东西英语里怎么说的来着”;
; 可以展现出你的个性、特点,比如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顺便提一嘴你喜欢的东西、你的爱好,这些东西是在其他申请材料里很难体现的,也是老师希望在面试中更加了解你的东西。

说到底这些都是雕虫小技,只要明白了面试、video essay背后本质的目的,完全可以抛开这些条条框框。一个我看到现在最五体投地的video essay是一个叫Brian的小哥在YouTube上放的MHCI video essay,用rap的形式讲了他从小的故事、想要学HCI的初衷,mind-blowing已经不能形容我第一次看到的感受了:youtu.be

不过他穿了正装;估计老师看到他的video essay觉得rap完全不符合video essay的要求,但是因为他穿着正装、带着块很不错的表,觉得他的态度很端正,所以才录取的他吧 :)

CMU MHCI的面试是校友面的,在面试的时候校友没法看到你的申请材料。因为是校友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干脆当成朋友来聊;本来大概20到30分钟的面试,我硬生生和那个校友聊了40多分钟,我谈了很多我之前的项目经验,他也讲了不少他在MHCI的体验、做Captsone项目时的故事。面试的最后他说,"I think you are a good fit for the program",我觉得也是最终录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NYU IDM面试的时候遇到了前一年年底我去访问他们campus时聊天的教授Scott。我尽量避免提起那段经历、免得有扯近乎的嫌疑,但是也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提起:

“噢Scott,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参加那个iGEM比赛就是在去年11月我找你聊天那次。”

很巧合的是,那次面试的另一位老师Elizabeth,是去年11月我坐在Scott办公室,盯着窗外布鲁克林的大街人来人往、说到我刚在波士顿参加完iGEM时,他和我提起IDM做生物信息学的教授。我就又说:

“Elizabeth,我听说你是做Bio Informatics的,你有听说过iGEM吗?”
她点点头:“我听说过iGEM。”

Tandon去年在iGEM上只拿了银牌,DUT两支队伍都拿了金牌。我还用说什么呢 :)

Cornell的面试是交完申请就录视频回答问题。那套题目在一亩三分地上有题库,但是实在太多我懒得准备了,讲的也有点磕磕巴巴。

Cornell Tech的面试,我倒是可以分享一下我有关职业规划题目回答的经验。面试里有一道题目是:

"What are your professional plans upon completing your Cornell Tech degree? (please be as specific as possible - e.g., if you're planning on starting a company or joining an existing one, please describe your aspirations)"

我一向是一个没有详细职业规划的人,相信很多人和我都一样。但是这道题又要你说"as specific as possible",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我就实话实说了。我还依稀记得我大概是这么讲的:

“(无奈又尴尬的笑)说实话,我从来不是一个有详细职业规划的人... 但是不管是我以后读PhD也好、直接找工作也罢,我最终的目标,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给周围的人带去积极的影响。技术本身没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我们需要考量我们身边问题的各种文化、社会背景,再更仔细地去设计技术来最终解决问题。我不想局限在技术本身,而是更多考虑如何真正发挥技术的社会影响。如果实现我最终想做的需要读PhD,我会很愿意读PhD;如果需要自己创办公司,我也会很开心地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康泰克对创业的支持是我见过最好的,纽约也有数不尽的资源。”

我明显没有严格按照它的要求去回答——但是想想,这道题的本质是想了解你未来的计划、以及这个计划和康泰克的契合度。我对未来的计划真的没有概念,但这是正常的,不是吗?20岁出头的年纪,对未来迷茫的人多的很…但我对未来也不是完全没有计划,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康泰克能给我提供相应的资源,我的目标也是和Connective Media这个项目契合的:满足了这些,详细不详细,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我的答案只是我自己想法的体现,也只适用于我自己。个性没有评判标准,每个人的回答也都是自己个人的。

6. 申请材料的其它

6.1 作品集

我申请的时候一直懒得做作品集,直到2月看到最后几个项目里,NYU IDM作品集是必需、我又很喜欢IDM把它作为主审,才花了两三天时间改了改网上的一个模板拼凑起一个作品集放在我的网站上。其它的项目,基本都没有提交作品集。

作品集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非设计类专业基本不是必需的,我除了NYU的IDM,其它项目都没有提交作品集。有的话当然最好,没有的话也不必因为这个太和自己过不去。

6.2 推荐信

我的推荐信基本都是国内老师的,只有一封在德国交换的老师的是海外老师。大部分学校用的是一封德国老师,一封参加iGEM比赛的指导老师(生物工程学院),一封在校内IBM俱乐部时一直联系的IBM公司相应部门的员工。

HCI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之前和CMU MIIPS项目的负责老师聊天的时候,她就说他们在申请者身上最关注的,是具不具备和不同学科同学合作的能力。我非常幸运地在大四上学期申请前和生物工程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iGEM比赛。这个比赛本质上是一个结构生物学比赛,我参加主要是帮队伍写网站,顺便仗着语言优势也和大家一起去波士顿做了presentation。这次经历的确也锻炼了我和不同学科同学的交流能力,一开始听他们讲各种DNA各种反应真的云里雾里;iGEM指导老师的推荐信,也体现了我跨学科的合作能力。如果申请HCI的大家有相应的经历,一定要好好利用。

德国老师是我在慕尼黑工大交换期间的上的那门iPraktikum课程的老师。这节课非常有意思,一节课七八十个人,分成十几个队伍,每个队伍对接一个公司,以iOS APP的形式完成一个公司提出的、和他们业务密切相关的问题。熟悉很多HCI master captsone项目的同学肯定一经发现,这个课的形式和很多capstone是很像的。

当时来的公司里不乏西门子、蔡司等等明星公司,也有当地市政府想要改善交通情况来找技术解决途径的。经历了开学前两个礼拜的iOS开发集训之后,教学团队用一套算法把大家按照意向的公司、写代码的能力,和剪视频、设计等等拓展技能分到了不同的队伍。我当时自然是想去西门子这些大公司的,不过可能实在是技术不够orz,最后分到了德国前守门员卡恩创办的Goalplay公司,做一个指导新手守门员训练的APP。

每个队伍有教授实验室的一个PhD或postdoc作为Project Leader带队,再加上一个往年上过这门课、参加过开发的学生作为coach具体布置开发的任务。我们的队伍一共6个人,每个人都是developer除外,还有三个不同角色的manager分别负责usability engineering(可用性工程)、modeling(软件模型)和release management(发布管理)。当初我们队伍里有个芬兰小哥对UX Design挺熟悉,但我还是抱着自己对HCI的热情(?)大胆地在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提出我想做usability manager,也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桩活。

一学期很快乐地结束了,我除了作为开发者写代码主要也就是找一找APP界面里有没有不符合Nielsen Usability Heuristics的地方、改进设计。整节课其实联系最多的还是自己队伍的成员,除了几次presentation,没机会和教授面对面交流,更别提给教授留下印象了。

最后离开前的暑假里,我约了我们队伍的Project Leader、一个做wearable的postdoc,想让他帮我写封推荐信。当时教授不认识我没法写,让postdoc写推荐信也总比没有推荐信好。他非常自然地答应了。结果后来和他邮件沟通的时候才意识到,这门课的惯例是让教授署名推荐信,一下就让推荐信的含金量高了很多。写信的内容也非常的积极,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iPraktikum这门课在TUM非常抢手,很多同学几个学期都抢不上;但它好像对交换生很友好,我认识不少交换生都选上了那门课。我自认为这门课的经历是我申请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从选上这门课、到做上usability manager、再到最后的推荐信我都非常幸运。

回头看看,这门超级热门的课甚至不是我当初选课的第一志愿。我的第一志愿是一门纯HCI领域的practicum,印象里不记得是做车载界面还是教育的了;当初没有选上还非常可惜,可是回头看看,everything worked out perfectly well :)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不用因为错过资源、或是别人有更好的资源而感到可惜,或者把这归结为自己申请失败的理由。有什么用什么,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足够了。

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这门课的[url=ase.in.tum.de]网站上看看我们那学期的项目,Goalplay下面的Design Review和Client Acceptance Test是我们当时做的两次presentation(需要翻墙)。

7. 出国交换与比赛

既然讲了这么多在德国的故事,就顺着讲讲我对于各种出国项目的看法吧。

简而言之:经济承受范围内,尽量多参加。各种项目的价值,大概像下面这样排列:

能拿学位的项目(2+2等)
长期交换(大于等于一年)
短期交换(几个月到一年) 约等于 暑期研究
暑校
短期比赛
参访旅游

我之前听说过很多拿不了学位的交换项目对申请没帮助、欧洲的交换项目没有美国的好不值得,但是现在回头看看,每种项目都值得参加。手头有什么资源就用什么资源,利用好是最重要的;没条件也不用顾虑太多,这些毕竟到头来都不是必需的。

我在大工这几年,真正呆在学校的也就两年半。大三下学期我去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了半年,之后本来计划再来UC Irvine这里接着参加3+2项目,但是由于签证问题晚了一学期、在大四的一月份才来到尔湾,所以对申请帮助也微乎其微了。

其它短期的项目我就参加的更多了:

; 2018、2019纽约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
; 大二暑假 佛罗里达大学暑期Health Informatics workshop(三周)
; 大三 樱花科技计划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短期参访
; 大四上学期 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参加或长或短的出国项目,有一些很常听到的好处:

; 同等水平海外学校的学位,比国内的文凭在申请的时候管用;
; 有机会拿海外教授的推荐信,在学术圈里认可度更高;
; 锻炼英语水平、熟悉当地文化等等。

这些讲的都对,但其实很多细节的、不那么功利的收获容易被大家忽视。具体还得大家自己参加过后才能体会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出国交流机会,要想收获的多并不全靠项目质量高,更多的是靠自己把握机会、善用各项资源的能力。我参加的很多项目里,有人收获的比我更多、也有人收获的比我少,不论别人如何评价一个项目是好是坏,只要你有心,总会有收获的。

我也曾经犯过盲目模仿别人、跟从大流的错误,就像我参加的佛大夏令营,初衷是大家都说暑校好、大家也都在争取参加暑校。我也曾经想跟着录取了我dream program的人的轨迹,一步一步模仿ta参加的活动和项目,但其实这样模仿的路子是行不通的。用好自己手头的资源、做到自己最好的,也就够了。

回头看看我的申请材料,我也想过找实习、找暑研,但这些计划都没有成功。这些事肯定都会有积极作用的,而且不止于申请,对未来的工作、科研也都会有价值。

不论怎么样,我真的很感激学校国际处在这四年给我提供的资源和帮助。我一直说国际处是我最爱大工的部分。大工的出国氛围不大浓厚,尤其是短期去欧洲的交换项目都报不满;不管出不出国,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利用这些学校提供的好机会 :)

8. 其它想说的

其实申请里,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思维的局限失去一些信息渠道和好的机会。

我们都会在网申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联系学校的小蜜,其实在申请前你就可以主动联系advisor,以prospective student的身份去咨询往年的录取情况、校友毕业情况,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同时,也能通过和项目内部老师打交道的情况了解整个项目的氛围。学校也会有很多面向未来申请者的open house、info session介绍项目的情况。

CMU MIIPS的负责人之前在官网上放了她自己的日历,大家可以和她约半小时的一对一在线聊天;我和她聊了之后,大概知道了MIIPS两个不同时长的项目针对的人群(9个月针对有工作经验、不需要实习的人,而16个月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new grad)、往年的比例(具体我不大记得了)以及他们在录取时很注重学生跨学科合作能力的这个情况。现在日历我找不到了,但是我想发邮件给小蜜问问、约个时间,大概率也是可以的。

CMU MHCI录取后第一次开virtual meeting时,项目academic advisor、也是小蜜的Nicole说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之前熟悉的面孔,我就心想是不是很多人申请前就和Nicole有聊过了。总之如果有问题的话与其诉诸一亩三分地等留学平台,不如直接和项目里的人聊来的靠谱。

不光和小蜜可以聊天,也可以和学校的教授聊。我大三之后基本每次出国参加项目,都抓住各种机会和教授聊天,很多项目也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学生。

最后的一点,可能就是鼓励大家多抽彩票、多在一亩三分地里和一起申请的朋友沟通吧。MHCI我本来都没打算申请,是地里的一位朋友鼓励我之后才加在列表里的。这么想想,我是不是得请他吃饭啊哈哈哈。

最后的最后,申请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也有过一遍又一遍改文书不知道怎么改却又不满意的时候,也有过怀疑自己究竟哪里特别、学校为什么要录取我的时候。庆幸的是最后的结果还挺不错。黑暗的尽头是有光的,我向你保证。

感谢我的爸妈、帮我写文书的樊老师、杨老师、陆老师、Jane姐和Brügge教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

欢迎评论加米,我一定尽量回复!
  • 177
2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