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留学工作移民生活的情况介绍
来自其他站点
之前在这个帖子里的回复讲了一些荷兰的情况,instant.1point3acres.cn,觉得可以展开来说一说。
楼主在中国和美国读的书,然后跟着欧盟护照的配偶来的荷兰工作(楼主IT公司非码农,配偶药企),所以分享内容会比较三者,难免有一些观点有个人倾向,主贴会尽量客观阐述,回复楼再说说个人感想和未来打算。
学习
学习压力
楼主在某TU修过本科的专业课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没有全职在读的那么有发言权,个人感觉学业压力比美国小不少,不但能睡整觉还能稍微有点生活,但是也绝对不水。荷兰老师给分很严,10分制9分就是很厉害的。他们有个说法:9分是给老师自己的,10分是给上帝的。所以如果想要好的gpa,压力还是不小的。楼主马上开始parttime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硕士,读完再来分享,之所以读硕士除了提升学历就是楼主交欧盟学觉得便宜。
认可度
基本国人来读的学校本地都比较认可。荷兰很多本科都是3年制的,本科毕业可以直接继续读本专业的硕士不需要被筛选,很多本地人都是直接读5年拿到硕士。硕士找工作会比本科有一些优势,这个优势比在美国硕士对本科的优势会大一些,有些公司的基础薪资会根据学历算。楼主因为不是读书过来的认识的留学生不是特别多,但是基本都找到工作留下了,不过有不少人找的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
配偶陪读
荷兰没有类似美国F2的陪读签证,带配偶必须要收入证明,荷兰phd一般是工作居留收入基本都达到要求。
工作
收入
cs类专业收入大概是美国的一半吧,而且这边收入税起征点低很多,第一阶收入税就是37%,超过68k就是55%的税,5年经验工程师税后比超市收银员每个月多1-2k。非cs的,因为美国本身也不高,差距对比消费水平差别不大。
master毕业entry level的起薪2200-2800,每年看公司能涨80-250。当然有些国际化的大公司工资也比较国际化,比如booking能给4000+的。来读书的国人大部分都是硕士起,所以薪资比平均还是可以的,涨幅也高一点。
另外荷兰报税是按个人报税,而不是家庭。夫妻虽然可以联合报税,把抵税的部分算在比较合算的那个人那里比如房贷退税,但是劳工优惠什么的都是按个人算的,所以荷兰很多妻子会一周工作1-2天,这样的收入低基本交不了多少税。
至于税后能有多少可以用这个计算器自己算一下:blueumbrella.nl
虽然收入比美国低,但是未来小孩教育和医疗能比美国省不少钱,所以小康生活很容易,大富大贵难。
工作压力
欧洲wlb好是共识,大部分人不加班,大部分人小孩放暑假的七八月会去度假,所以那两个月项目进度慢,工作找不到人很正常。
通勤
荷兰通勤主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车/巴士,火车和开车。
国际化
阿姆斯特丹的公司是最国际化的,同事各个地方来的都有,然后是海牙鹿特丹埃因霍温乌特勒支莱顿,然后是其他大城市,国际化高的公司相对工资也高也比较容易融入。
生活
租房
荷兰房价现在也一直涨,想住阿姆中心合租都要800-1200,不介意火车通勤或者公司就在非大城市的,就可以找到400以下的。
买房
荷兰房价现在也一直涨,阿姆中心房价更是想和美国北上广接轨,但是suburban其实还好,阿姆周边开车半小时的范围30-40w就能买到100平米的联排,而且荷兰的贷款是可以贷房价100%,所以对刚工作想买房的比较容易,只要存6%各种手续费之流。因为房贷可以退税,一般养房比租房便宜。
例子1:硕士毕业第一份工作签一年合同,单身税前2700,小城市工作。根据收入贷款上限大概17w,可以直接小城市买15w的两室一厅100平米的appartemnt,然后月供700这样子,加上维修各种税1200+。当然阿姆这样的房子在市中心能超过50w。15w能在海牙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买50平米以下的。
例子2: 夫妻俩都是刚毕业拿2700,贷款能有35w,可以在离阿姆30分钟车程的地方买32w的120平米的三到四室一厅的小联排,可以撑到2娃,过5年工资涨了家里人多了再换大房子。
吃饭
看病
工资高于28k一年一般就没有保险补贴了,一般一个月一个人保费100-200,own risk差不多一年400,就是基本的保险包的项目比美国多,比如牙医的每年检查和2次洗牙。对于我这种每个月去几次医院的人来说省了很多钱,对于家里队友这种住了5年还不认识家庭医生的人来说就是一年送2000欧给医保。
医疗水平我个人经验是略低于美国和中国,官僚主义严重,有的专科排队6个月,加拿大那种癌症从早期排队到晚期的事情发生在这里也不奇怪。我自己几个小病都是进进出出医院好多次也没有个结论或者治不好,牙医补的牙齿半年一年就要重新补。
毕竟是发达国家,所以也不会太差,对于癌症等重病来说,保障多,不用卖房看病。
养娃
荷兰产假16-20周,政府补贴工资的100%。今年7月开始配偶的陪产假从5天变成前6个月可以休5周70%薪水。现在的26周育儿假是没有薪水的,所以如果1周休1天和本来就上4天班没有区别,只是政府强制公司同意休假计划而已。新政策据说2022年8月开始育儿假的前9周会补贴50%的薪水。另外如果有需要做IVF的夫妻,前3次保险全包,大几万的钱都可以不需要自己出。
荷兰的daycare大概8-12欧一小时,对比工资是大支出了,政府根据收入和工作时间补贴,上面工作时间提到很多人工作4天就是因为少工作可以少送daycare多拿补贴。可以用这个计算器算:blueumbrella.nl
例子1:夫妻全职工作40小时,9欧一小时送5天50小时,工资都算工作两年左右3000吧,大概年收入是85000,这样一个月daycare补贴前是1950,补贴后是872。
例子2:同一对夫妻只工作32小时,9欧一小时送3天30小时,工资就打折成了2400一个月,年收入变成68000,一个月daycare补贴前是1170,补贴后是402 。比例子1收入每个月税前少了1400,约等于税后少了870,daycare花费少了470,净值则每个月收入少了400。
例子3:真实例子估算,8年经验技术咨询,基础工资根据级别猜出来是4200,工作32小时所以算3500,配偶大学讲师比她多500所以算32小时工资4000。两个娃,如果按9欧一小时送3天30小时,补贴前算2430,补贴后970。据本人说daycare比房贷多,依稀记得实际数字是1300,应该是daycare单价和时间都比估算数据多。
优点:
旅游
欧洲内部旅游真的是便宜,远一点去意大利也就3个小时,加上假期多,真的可以玩遍欧洲。廉价航空经常有几十欧的机票,极其适合周末游。我前公司的单身荷兰同事,因为公司全职是37小时,所以每2周一个长周末,他基本每个月要出去玩2次,经常周四就飞出去远程办公。
本国内,文化积淀还是很深的,85欧办张博物馆年卡,400多个博物馆随便去包括梵高博物馆国立博物馆等。不过呆久了,就没啥感觉了。
荷兰人很喜欢他们的海滩和森林,因为经常下雨,对晒太阳有近乎偏执的热情。比如你大太阳天看到10个人,9个人走在太阳下面,1个人走在树荫下面,那么那1个人必然是外国人。对于喜欢碧海蓝天海滩的楼主来说,加州夏威夷古巴才是我的爱,荷兰海滩沙太粗狗太多海不蓝。
移民
签证
楼主在中国和美国读的书,然后跟着欧盟护照的配偶来的荷兰工作(楼主IT公司非码农,配偶药企),所以分享内容会比较三者,难免有一些观点有个人倾向,主贴会尽量客观阐述,回复楼再说说个人感想和未来打算。
学习
学习压力
楼主在某TU修过本科的专业课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没有全职在读的那么有发言权,个人感觉学业压力比美国小不少,不但能睡整觉还能稍微有点生活,但是也绝对不水。荷兰老师给分很严,10分制9分就是很厉害的。他们有个说法:9分是给老师自己的,10分是给上帝的。所以如果想要好的gpa,压力还是不小的。楼主马上开始parttime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硕士,读完再来分享,之所以读硕士除了提升学历就是楼主交欧盟学觉得便宜。
认可度
基本国人来读的学校本地都比较认可。荷兰很多本科都是3年制的,本科毕业可以直接继续读本专业的硕士不需要被筛选,很多本地人都是直接读5年拿到硕士。硕士找工作会比本科有一些优势,这个优势比在美国硕士对本科的优势会大一些,有些公司的基础薪资会根据学历算。楼主因为不是读书过来的认识的留学生不是特别多,但是基本都找到工作留下了,不过有不少人找的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
配偶陪读
荷兰没有类似美国F2的陪读签证,带配偶必须要收入证明,荷兰phd一般是工作居留收入基本都达到要求。
工作
收入
cs类专业收入大概是美国的一半吧,而且这边收入税起征点低很多,第一阶收入税就是37%,超过68k就是55%的税,5年经验工程师税后比超市收银员每个月多1-2k。非cs的,因为美国本身也不高,差距对比消费水平差别不大。
master毕业entry level的起薪2200-2800,每年看公司能涨80-250。当然有些国际化的大公司工资也比较国际化,比如booking能给4000+的。来读书的国人大部分都是硕士起,所以薪资比平均还是可以的,涨幅也高一点。
另外荷兰报税是按个人报税,而不是家庭。夫妻虽然可以联合报税,把抵税的部分算在比较合算的那个人那里比如房贷退税,但是劳工优惠什么的都是按个人算的,所以荷兰很多妻子会一周工作1-2天,这样的收入低基本交不了多少税。
至于税后能有多少可以用这个计算器自己算一下:blueumbrella.nl
虽然收入比美国低,但是未来小孩教育和医疗能比美国省不少钱,所以小康生活很容易,大富大贵难。
工作压力
欧洲wlb好是共识,大部分人不加班,大部分人小孩放暑假的七八月会去度假,所以那两个月项目进度慢,工作找不到人很正常。
- 荷兰标准工作周是40小时,有些福利好的公司是37小时,大部分公司的全职可以选择工作32-40小时,当然薪资也是等比例减少,32小时也就是拿80%。据我观察,选4天工作的欧洲人为主,有小娃的女性基本都是4天,有小娃的荷兰男性一半上4天,也有每天9小时一周上36小时的。个人觉得除了荷兰人追求生活质量和珍惜小孩成长的时光以外,收入3000-4000的人要付一个月1000+的daycare也是原因。荷兰女性就业率虽然高,很多有孩子的非技术工作都是只工作一周2-3天。
- 荷兰法定年假是20天,一般公司都会给25-30,法定的20天第二年6月低就会失效,公司给的额外天数可以roll over 5年。
- 荷兰的公共假期比较少,一年6-7天:元旦1.1,复活节4月,国王节4.27,独立日5.5(5年放假一次,比如今年2020),升天日5月,第一圣诞日12.25,第二圣诞日12.26。然后如果这些节日如果是周末也不会调休,所以有些极端的年份可能只有4天公共假期,对比其他欧洲国家,德国会有11天左右,相当于多一周假。
通勤
荷兰通勤主要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车/巴士,火车和开车。
- 很多人工作地都离家不远,自行车足矣,有部分公司还会发点小钱cover自行车和修车钱。
- 公共交通应该是主流,一般公司会全包公共交通的通勤费用,有的公司有上限比如260(海牙到阿姆的火车月卡大概220,50分钟),有的给办公共交通的business card大概360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随便坐。如果公司不报销,可以自己报税时候抵税。电车/巴士和火车公司不是一家的,城里按区域包月大概40/80/120这样。
- 开车一般公司也会补贴一些,根据家的远近计算,但是不像公共交通全包,一般上限也是200多或者包到35km。荷兰汽油税很高,价格比德国比利时都贵,一升油1.6欧浮动。单程一小时一周5天的时候,我家队友的油费大概是700一个月,还好现在换工作了。
国际化
阿姆斯特丹的公司是最国际化的,同事各个地方来的都有,然后是海牙鹿特丹埃因霍温乌特勒支莱顿,然后是其他大城市,国际化高的公司相对工资也高也比较容易融入。
生活
租房
荷兰房价现在也一直涨,想住阿姆中心合租都要800-1200,不介意火车通勤或者公司就在非大城市的,就可以找到400以下的。
买房
荷兰房价现在也一直涨,阿姆中心房价更是想和美国北上广接轨,但是suburban其实还好,阿姆周边开车半小时的范围30-40w就能买到100平米的联排,而且荷兰的贷款是可以贷房价100%,所以对刚工作想买房的比较容易,只要存6%各种手续费之流。因为房贷可以退税,一般养房比租房便宜。
例子1:硕士毕业第一份工作签一年合同,单身税前2700,小城市工作。根据收入贷款上限大概17w,可以直接小城市买15w的两室一厅100平米的appartemnt,然后月供700这样子,加上维修各种税1200+。当然阿姆这样的房子在市中心能超过50w。15w能在海牙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买50平米以下的。
例子2: 夫妻俩都是刚毕业拿2700,贷款能有35w,可以在离阿姆30分钟车程的地方买32w的120平米的三到四室一厅的小联排,可以撑到2娃,过5年工资涨了家里人多了再换大房子。
吃饭
- 整体欧洲食品的质量都比中美好,荷兰食品安全标准尤其高,比中国美国都吃得放心,很多食物比如牛奶啊小孩的奶粉都是有政府补贴,极其物美价廉。我记得当年第一次到欧洲在柏林路边水果店买了桃子和草莓,桃子又香又甜充满的桃子香味,草莓也是浓浓的草莓味还甜,之前在美国只有某次在wholefoods买到那么好吃的草莓。
- 欧洲人对食物的工匠精神不用多说,奶酪红酒火腿什么的味道真的很强,自产和从周边国家进口的价格也好,自己在家做饭开爬梯成本很低。楼主最爱的就是度假去意大利西班牙吃吃吃,那边收入比荷兰低,物价更低,吃起来更开心。
- 荷兰外食总体对标美国人均要贵一点。亚洲菜相对洛杉矶比没有那么正宗,但是比中西部大农村略好一点点,荷兰每个城市都有的荷兰中餐是以曾经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中餐为基础的,不是特别正宗的中餐,但吃着也挺习惯的:酸甜酱浇上炸火腩,花生味浓浓的沙爹鸡肉串,超市可以买到用微波炉热了就吃的印尼风格馅儿的大包子。
- 荷兰人对吃的不太讲究,据说他们也曾经像法国吃得那样精致,然后发现太浪费时间了,所以荷兰本土菜以简单快速营养的家常菜为主。所以大街上想找一家正宗荷兰菜饭店很难,比如卖荷兰国菜stamppot(土豆泥混某种蔬菜加某种肉)。
看病
工资高于28k一年一般就没有保险补贴了,一般一个月一个人保费100-200,own risk差不多一年400,就是基本的保险包的项目比美国多,比如牙医的每年检查和2次洗牙。对于我这种每个月去几次医院的人来说省了很多钱,对于家里队友这种住了5年还不认识家庭医生的人来说就是一年送2000欧给医保。
医疗水平我个人经验是略低于美国和中国,官僚主义严重,有的专科排队6个月,加拿大那种癌症从早期排队到晚期的事情发生在这里也不奇怪。我自己几个小病都是进进出出医院好多次也没有个结论或者治不好,牙医补的牙齿半年一年就要重新补。
毕竟是发达国家,所以也不会太差,对于癌症等重病来说,保障多,不用卖房看病。
养娃
荷兰产假16-20周,政府补贴工资的100%。今年7月开始配偶的陪产假从5天变成前6个月可以休5周70%薪水。现在的26周育儿假是没有薪水的,所以如果1周休1天和本来就上4天班没有区别,只是政府强制公司同意休假计划而已。新政策据说2022年8月开始育儿假的前9周会补贴50%的薪水。另外如果有需要做IVF的夫妻,前3次保险全包,大几万的钱都可以不需要自己出。
荷兰的daycare大概8-12欧一小时,对比工资是大支出了,政府根据收入和工作时间补贴,上面工作时间提到很多人工作4天就是因为少工作可以少送daycare多拿补贴。可以用这个计算器算:blueumbrella.nl
例子1:夫妻全职工作40小时,9欧一小时送5天50小时,工资都算工作两年左右3000吧,大概年收入是85000,这样一个月daycare补贴前是1950,补贴后是872。
例子2:同一对夫妻只工作32小时,9欧一小时送3天30小时,工资就打折成了2400一个月,年收入变成68000,一个月daycare补贴前是1170,补贴后是402 。比例子1收入每个月税前少了1400,约等于税后少了870,daycare花费少了470,净值则每个月收入少了400。
例子3:真实例子估算,8年经验技术咨询,基础工资根据级别猜出来是4200,工作32小时所以算3500,配偶大学讲师比她多500所以算32小时工资4000。两个娃,如果按9欧一小时送3天30小时,补贴前算2430,补贴后970。据本人说daycare比房贷多,依稀记得实际数字是1300,应该是daycare单价和时间都比估算数据多。
优点:
- 产假育儿假多,可以很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
- daycare小孩6周就可以送,可以很大地缓和父母压力。
- 荷兰小孩3岁就能上学了不用再去daycare,上的就较school,就是正常公立学费,所以daycare只需要烧3年的钱。
- 永居和拿了欧盟国籍以后配偶和小孩都是交欧盟学费,2000一年,而国际学生10k+一年。学生期间有免费的公交卡等各种福利,基本不用专门给小孩存学费。
- 小孩兴趣班极其便宜,各种运动俱乐部水上童子军活动很多,就交个几十块俱乐部费用。
旅游
欧洲内部旅游真的是便宜,远一点去意大利也就3个小时,加上假期多,真的可以玩遍欧洲。廉价航空经常有几十欧的机票,极其适合周末游。我前公司的单身荷兰同事,因为公司全职是37小时,所以每2周一个长周末,他基本每个月要出去玩2次,经常周四就飞出去远程办公。
本国内,文化积淀还是很深的,85欧办张博物馆年卡,400多个博物馆随便去包括梵高博物馆国立博物馆等。不过呆久了,就没啥感觉了。
荷兰人很喜欢他们的海滩和森林,因为经常下雨,对晒太阳有近乎偏执的热情。比如你大太阳天看到10个人,9个人走在太阳下面,1个人走在树荫下面,那么那1个人必然是外国人。对于喜欢碧海蓝天海滩的楼主来说,加州夏威夷古巴才是我的爱,荷兰海滩沙太粗狗太多海不蓝。
移民
签证
171条回复
回复楼说说楼主打算,目前准备在荷兰积攒几年工作经验加读完硕士后通过L1去美国。主要因为楼主觉得美国社会相对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工作的领域也是美国比较领先,楼主对技术还是有追求的。另外就是楼主非常怕冷但不怕热,想回南加。
在哪个国家生活工作都没有单纯都孰优孰劣,只有适不适合自己。自从了解了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似乎量化地解释了楼主当年在中国生活的格格不入,对美国生活的如鱼得水和在荷兰生活的不适应,说来给大家分享下。
Hofstede提出5个文化维度(5 culture dimensions)来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分别是:
中国出生长大的楼主除了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以外,所有维度都和中国相反。反而除了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其他4个维度都和美国一致。来了荷兰最大的困扰就是学不到东西,接触不到前沿技术,没有努力和奋斗的空间等等,通过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这个指标,楼主的价值导向和中美一致,和荷兰背道而驰,似乎也能够解释。
各位想去不同国家的人不妨也做一下这个文化维度的问卷,然后对比目标国家,看看价值观是不是适应。当然每种理论都是不完善的,Hofstede也有更新理论,并且于楼主有用不代表对所有人有用,但是不失为一个参考数据点。
补充内容 (2020-5-1 14:07):
第二阶税率打错了,超过6w8的部分是51.75%不是55%。
补充内容 (2020-5-3 01:49):
问卷下载
geerthofstede.com
在哪个国家生活工作都没有单纯都孰优孰劣,只有适不适合自己。自从了解了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似乎量化地解释了楼主当年在中国生活的格格不入,对美国生活的如鱼得水和在荷兰生活的不适应,说来给大家分享下。
Hofstede提出5个文化维度(5 culture dimensions)来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分别是:
- 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文化中的人们对于权威或者特权的接受程度。比如中国对集权的接受度就比较高,楼主反而比较崇尚平等。
-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个人和集体利益哪个重要。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亚洲国家的集体主义和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对比。
- 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这里男女不是指性别,男性化价值观更喜欢竞争和追求成就,女性化价值观在乎生活品质。比如中国美国都比较看重奋斗,而欧洲很多国家更关注家庭。
-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能多大程度上容忍不确定性。比如南美国家就很习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楼主就是一个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所以此分数高达80。
-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Long Term Orientation:人们是否更倾向做好计划来规避风险,比如我们中国人储蓄的习惯对比西方的提前消费,然而楼主是一个觉得计划不如变化所以放手的人,于是这个分数低。
权利距离 |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 男性化/女性化 | 不确定性规避 |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 | |
中国 | 80 | 20 | 66 | 30 | 118 |
荷兰 | 38 | 80 | 14 | 53 | 67 |
美国 | 40 | 91 | 62 | 46 | 29 |
楼主 | 45 | 90 | 60 | 80 | 35 |
中国出生长大的楼主除了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以外,所有维度都和中国相反。反而除了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其他4个维度都和美国一致。来了荷兰最大的困扰就是学不到东西,接触不到前沿技术,没有努力和奋斗的空间等等,通过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 vs Femininity这个指标,楼主的价值导向和中美一致,和荷兰背道而驰,似乎也能够解释。
各位想去不同国家的人不妨也做一下这个文化维度的问卷,然后对比目标国家,看看价值观是不是适应。当然每种理论都是不完善的,Hofstede也有更新理论,并且于楼主有用不代表对所有人有用,但是不失为一个参考数据点。
补充内容 (2020-5-1 14:07):
第二阶税率打错了,超过6w8的部分是51.75%不是55%。
补充内容 (2020-5-3 01:49):
问卷下载
geerthofstede.com
大米 56
5
CErrio+1很赞,受教了!
ymnl+2给你点个赞!
Whitney1997+1给你点个赞!
foliage0166+1文化维度的解释很棒!
chocolaste+2给你点个赞!
本文被选为全站置顶文章之一。
作为新版干货文章,作者获得300大米奖励。谢谢你的分享。
欢迎各位同学参加征文活动:
instant.1point3acres.cn
instant.1point3acres.cn
instant.1point3acres.cn
作为新版干货文章,作者获得300大米奖励。谢谢你的分享。
欢迎各位同学参加征文活动:
instant.1point3acres.cn
instant.1point3acres.cn
instant.1point3acres.cn
挺有意思的观点。我以前也总觉得自己和国内社会有些格格不入,比如不喜欢集体主义,不满意国内的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但也很爱国,自诩理性爱国者。现在看了这个理论,觉得有些道理。
个人觉得这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家境良好,独生子女,父母文化水平较高,从少年起常年无意识浸淫欧美文化,擅长英语等等一些要素的集合,往往很容易打造一个更符合欧美价值观的中国人,但这样的中国人也兼有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
大米 1
1
luluwu+1赞一个
55%是typo,目前是51.75%,也不低就是了。但是如果你给欧盟工作工资免税,比如在海牙的欧盟专利局写代码,本身工资高5年经验能拿10万还是免税的,不过这种工作要求欧盟护照。
大米 2
1
欢迎大家润欧洲+2给你点个赞!
反推一下大概是税前4300,IT和金融的话在大城市5年经验有希望拿到,别的行业要在多几年能拿到。肯定是高于大部分人了,但是大家都没有教育医疗的压力,拿到手里的现金有限,所以其实依然是中产阶级的生活。赚大钱还是靠创业,荷兰企业税低,好像是20%,所以很多皮包公司。
补充内容 (2020-5-1 16:34):
因为欧洲不少职位回直接写上薪水范围,尤其是大学和政府部门,去Glassdoor翻了下几个例子。
代尔夫特TU Delft招的几个职位:编程课的Assistant Professor 3637 - 6738/m;senior数据开发4406-5656/m;2年经验以下的管培生第一年2709/m。
鹿特丹政府招10年经验的景观规划师,max是5.756/m。
鹿特丹伊拉莫斯大学医院招博士后第一年2422,第四年涨到3106。
海牙的欧盟专利局招7年经验的数据分析师,4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5年经验的UX设计师,范围给的都是5882-8343/m,免税!
海牙的财政部招Junior数据分析师,2737-4400。
莱顿西安杨森招外包刚毕业的化学lab technian,2450/m。
阿姆某大型外包公司招senior数据分析师 2666-5406,银行前台12.88/小时,entry level猎头2200-2400,Java开发2216-3564,信息安全咨询3000-5400。
我2013年大学交换时去了瑞士德语区,就感到瑞士人非常排外,同学倒还好玩得挺high但就是你走在路上看不到太多非白种人
公序良俗已经定型了,like出租车很贵只是有钱的老人坐的,中餐也只有改良过的几家,商超周末关门,随便啥店就是百年老店,吃饭不主动serve free water
去荷兰玩的时候认识一个小哥哥爸爸是马来西亚人、妈妈是荷兰人,他朋友也是荷兰人黑人混血,就对荷兰印象非常好
觉得肯定很包容吧,没想到还是不行啊...
而且和小哥哥到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他学的asian studies,来绍兴教了三年书讲了流利的中国话,现在回荷兰了
我很喜欢他们对世界很好奇的模样,小哥哥也是看问题很客观,不会随便point finger
起码不像美国都不太愿意出国门
(顺便求米,冲刺200中
公序良俗已经定型了,like出租车很贵只是有钱的老人坐的,中餐也只有改良过的几家,商超周末关门,随便啥店就是百年老店,吃饭不主动serve free water
去荷兰玩的时候认识一个小哥哥爸爸是马来西亚人、妈妈是荷兰人,他朋友也是荷兰人黑人混血,就对荷兰印象非常好
觉得肯定很包容吧,没想到还是不行啊...
而且和小哥哥到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他学的asian studies,来绍兴教了三年书讲了流利的中国话,现在回荷兰了
我很喜欢他们对世界很好奇的模样,小哥哥也是看问题很客观,不会随便point finger
起码不像美国都不太愿意出国门
(顺便求米,冲刺200中
大米 9
5
ymnl+2加米
L_gleaner+3给你点个赞!
从前有座山+2很有用的信息!
不思议兔子+1赞一个
kikiloverafa+1给你点个赞!
我觉得因为我之前住过中西部淳朴大农村和亚裔多的洛杉矶,所以对排外的感觉对比明显。呆过周围其他欧洲国家再过来的人就多半觉得荷兰人友善。
伊朗人同事之前在瑞典读了硕士觉得融入不了,被朋友介绍来了荷兰,现在嫁了荷兰人已经安居乐业了。
伊朗大使馆员工,之前在南非瑞士都呆过,觉得荷兰人比瑞士强多了。
之前住英国的沙特人,觉得荷兰人不错。
兼职导游的波兰人,最讨厌荷兰本地游客,因为傲慢,觉得为什么要外国人给自己介绍自己的国家,说话大声吆喝还喜欢挑剔。第二讨厌的是德国游客,最喜欢的是美国游客,态度好乐天给小费不扣。
来荷兰读政治的德国汉堡人,觉得荷兰政治制度比德国强,准备留下来换国籍。
德国读研的中国小姐姐,觉得荷兰比德国舒服。
我在荷兰读了两年书,觉得还是想去美国试试。虽然不确定是不是美国没去过有滤镜。。觉得荷兰就是工作机会少,税太高,比较难融入。自己是cs相关专业的,感觉还是美国这方面比较领先。虽然美国绿卡是个头疼问题。。搞不好就一下子遣返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