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vs美国vs国内生活工作对比,欢迎留言交流。

来自其他站点
本帖隐藏内容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补充内容 (2019-11-11 21:07):
说说体育方面,作为一个篮球爱好者,来了澳洲之后难免想打打篮球,看看当地的联赛。然后我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澳洲本地人好像对篮球不是很感冒。篮球场不多,就算是大学里,也不像国内有一片一片的篮球场,偶尔几个小半场。公园里的场子也不多,不像美国经常有街头小场可以打。

一个是他们喜欢打全场,一般都是组一群人打室内的场。另一个是篮球真不算澳洲的热门运动。

澳洲光橄榄球联盟就有三个,还有足球,网球,netball(一种和篮球比较类似的运动,身体接触少,女生打的比较多,马刺的米尔斯他女朋友就是澳洲的netball明星),板球等等热度都不亚于篮球,甚至更甚,忘了还有各种水上运动,在悉尼很多冲浪爱好者都住靠近海滩的公寓,出门直接冲浪哈哈。

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footy,澳式橄榄球(我来之前以为footy和Rugby是同一个运动,后来发现天真了。隔壁新西兰打Rugby打得好)。footy这项运动,或者说这套规则,只在澳洲本地玩。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规则(>﹏<)没有护具,上来就是干,第一次看footy,只见一个大汉接到传球,跑着跑着,突然一身大汗(汉),被一堆壮汉叠罗汉一样扑倒压在身上,隔着屏幕可以感受到肌肉碰撞的质感,凶悍的很。看到后来谁拿球我都替他紧张。澳洲人对美式橄榄的态度是,恩,不够爷们(转自澳洲同事,楼主本人并无偏见)。

所以澳洲身体素质最棒的一拨人是活跃在国内footy联盟里的,并且是自娱自乐,不被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所知。恩,这就是澳洲人民的精神,哈哈。
继续更一点。
关于技术方面的对比,澳洲这边人口有限,全国只有两千多万人口,主要两座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大概一共一千万。所以用户基数比较有限,一般的公司用不到很复杂的架构。而且因为没有商业驱动很多技术也是老旧一些,不像国内那样中小型公司百花齐放。说归说,但还是有一些本地的大公司技术很赞。

澳洲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零售业一直在下滑。电商,互联网,算是“新兴”产业,很多银行、电信公司都纷纷上云。

薪水方面,恩,痛点。澳洲生活成本其实蛮高的,税也重,虽然有免费医疗,但是政府还是会要求30岁以上的居民买私人医疗保险。薪资的话,普通IT毕业生,刚毕业可能6-7w澳币一年,算是比较普通,本地大公司可能给到7-8w,像谷歌微软亚马逊,还有一些trading的公司可能能开到10w以上,跟美国差的还是有点多。

绿卡方面,澳洲拿绿卡类似加拿大,是打分制。前几年普通毕业生(相关移民专业),考考雅思或者pte应该都好拿绿卡。最近两年明显感觉到移民政策紧缩。最近又出台了新的移民打分制,我也有点搞不明白到底近况如何啦。

补充内容 (2019-11-14 19:26):
澳洲的经济最近一直在稳步下行(全球经济都在下行啦),零售业有些凋零,尤其是线下,很多连锁店方法关闭线下门店。失业率上升,政府和央行压力很大。但是很多零售巨头纷纷转型线上,所以IT人不太愁找工作,IT猎头非常活跃。

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工作不算难,但是找到大公司的工作,感觉比美国要难一点。主要原因还是僧多粥少。

遇到过很多拖家带口移民过来的朋友同事,都是工作多年直接在国内申好绿卡过来的。不少人是想给孩子一个好一些的成长环境,过轻松一点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个决定做的更为艰难。

澳洲的学校本身教育质量没啥问题,但是学生水平有些参差不齐,说到底还是为了圈钱收了很多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澳洲,教育和移民都是财政创收的重要角色。

澳洲公共假期很多(不同的州略有不同),有一些神奇的节日,比如footy总决赛,放假看比赛;全民赌马日,放假去赌马;还有像劳动节啦,女王过生日啦等等(悉尼的假好像是最少的)。

还有就是对不会讲英语的父母来说,悉尼墨尔本华人区很多而且配套很完备,完全可以独立逛菜市场买菜啥的。基本上没有啥国内的东西这边是买不到的,除了鲜活的大闸蟹,鲜鲫鱼(这个可以自己钓哈哈)等生鲜类的食材只有国内来的冷冻货之外,别的应有尽有。像是莲藕山药等蔬菜在这边当地也有华人农场种植。

补充内容 (2023-07-24 22:25 +08:00):

哇,原来可以在原帖直接补充,好棒。我想取消积分限制,但是不知道怎么编辑,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跟我讲下。
那要不还是来个老样子,先从衣食住行开始。
衣:4年了,我的衣品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一点微微的改变,可能是自己看了一个时尚穿搭大师课,知道要有一个自己的胶囊衣柜。等我回国购置吧,哈哈。我买衣服一般是去Kmart,卫衣,背心,短袖,纯棉的好看(我老婆翻了个白眼)好穿。都是国内进货,非常便宜,10刀-30刀不等吧。Kmart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儿童玩具和日用家居,感觉跟国内很同步,经常出新品,而且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感觉疫情之后,不管国家之间关系如何,澳洲和中国的物流应该是更加通畅了。
食:通货膨胀,$3 3L的牛奶涨到了$4.5,我觉得牛奶是通胀的风向标,啥时候牛奶的价格给老百姓打下来了,啥时候通胀就过去了。亚洲超市和国内的同步速度也是大大加快,很多我见都没见过的零食,还有冷冻柜里见都没见过的预制菜。BTW,现在很多中餐厅都是用现做的价格在卖预制菜,看得出来生意都不好做。好在疫情给了我锻炼厨艺的机会,水平不说有多高,照顾一家老小的饭食问题不大。
79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