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陶瓷这件事

avatar 622362
Opura
4189
8
今年的申请季也迎来尾声,抛开那些国际政治因素不谈,作为一个申请前对博士申请一无所事的人,也是学到了许多。想就此为大家做个分享,也帮助之后申请的学弟学妹更好的准备。
disclaimer: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每个领域的申请多少有些不同,比如campus visit的时候隔壁mechanical engineering的已经提前面试过并发了offer了,而我们biomedical的是来学校面试的。虽然细节上更偏向于bio/data/med方向,但对别的领域也应该具有参考价值。

1、为什么?

我是个很自闭的学生,所以申请之前大家都说大海捞针多陶瓷啦,多给几十个老师发邮件啦,就很难真的去做并且不太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像海王养鱼似的印象就不好hh)。几个月申请季结束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这件事,听我道来。
首先,招博士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决策,因为有些项目甚至需要老师证明自己有支持学生五年的funding才会允许他们招生,而老师申资金也是很花心血的1%~10%的grant通过率,写半年可能才拿到支持一个学生的资金,所以如果招到不好的学生对他们来说代价很大。所以就像学生会想要去一个对自己未来最好的项目,老师也想招对自己职业与实验室最好的学生。
再而,你其实跳不过陶瓷这个过程与时间。就算你像我这样完全没陶瓷地去申请了,面试的时候或者录取之后学校还是会一直问你想跟哪位教授干(。那就是十二月到三月份你会非常的忙,忙于本来申请前要做的与各位老师联络。这个时候一般是毕业季,本身就很忙了,再加上这些简直语无伦次昏天黑地的忙。如果你实在来不及,变成入学以后再去考虑这件事情,首先先前也过不了大部分学校的面试轮。而且对学校和老师缺乏了解根本选不出来应该去哪个学校;入学后再选老师基本上会让你的毕业日期推迟。所以早做晚做不如早做,早做还能带来更多的offer更好的录取。

2、陶瓷本身
什么是最好呢?你想象一下,如果你作为老师要付五年的资金给一位学生,你肯定会千方百计确保她/他首先能干得了科研(科研基础、读论文、发表论文、对某个方向的兴趣)能毕业、其次足够有动力能够相对开心地读完整个phd(老师们也希望学生能有更好的未来,而你这个未来真的需要phd吗 phd真的对你的未来是最好的路吗)、然后工作态度良好能与老师与小组有有效的沟通、最后如果性格相合能成为可亦师亦友的关系就更好了 大家能一起开心的聊天共事。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如果你直接递上你的申请,通过短短三封推荐信与几篇文书,老师们对以上好几点并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判断。这样他们就会犹豫,就会优先能更好的判断是个match的学生,除非选无可选,不然就像买彩票似的谁知道这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那这几十万美金开奖的彩票买起来可太贵了。因而connection重要起来,就是因为老师们认识你的推荐人的话,就能对推荐信内容的可靠性有所考量。没有connection呢,你就去陶瓷,跟老师视频也好,面对面见面也好,帮助老师们对你这个人建立真正的了解
其次,陶瓷的重要性在于不管是committee还是direct admit,这其实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算是committee members也是在找符合这个项目的老师们的学生,大部分committee老师也能直接捞人,所以本质上还是老师与你的契合度
这个过程并不是像很多帖子会描述互相养鱼,而是帮助你建立对老师的了解(这个老师的性格、指导风格、思考科研的方式、实验室里的学生的性格、项目能不能帮助你实现你的职业目标),老师也更好的了解你,从而帮助双方筛选,让你找到最符合你的目标的那几个项目。选出来那些项目以后你再去申请,录取概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双方在真实实在的讨论过后,发现你们真的契合的话。

3、简略的如何陶瓷

如何陶瓷我可能描述的不够细节,请务必再多参考别的素材。简单而言,你首先要判断自己的职业目标。你想做什么,拿phd是为了什么,毕业以后去做什么,phd期间暑假做实习还是科研,等等等等定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蓝图 一个四五年的目标。这样,你就可以判断自己想做什么领域。有了领域,再去看领域的细分,比如mechanical engineering的一个细分领域是robotics, 看各个细分去了解自己对哪方面更有兴趣(对知识感兴趣也行,因为职业目标需要这方面的内容也行)。怎么看呢,就去google scholar根据关键词搜论文,看最近的highly cited的论文,来了解这领域最近到底在干啥。
现在你有了职业目标,与感兴趣的领域,那么就可以开始找哪几个学校在这些领域干得出名,有reputation。有些老师也许不在好学校,但本身能力很强,这也是有可能的。总之你找出十几二十个跟你符合的老师,再去看他们实验室的网站看最近的论文发表 以及网站上写的招生详细。看完了你对老师有了基础的了解,就去思考怎么写邮件。邮件也许包括你自己的背景,比如教育,科研,CV,感兴趣的方向与目标,但最重要的是你有哪些skills可以给老师的项目contribute,以及最感兴趣的ongoing project。老师的网站也许不是最新的,但google scholar的论文是最新的,以及其实这些老师面谈的时候也会跟你讲,但重要的是你要展示自己(认为的)契合度与科研兴趣。
写完了,8月~11月左右都发出去了。不回复不要紧,过一周再followup一下。如果老师不回复,十有八九是因为 a)不招生,或者名额满了;b)老师看了你的邮件以后觉得你们不契合。但不要让这个阻止你去发邮件,毕竟尽人事听天命嘛,你无法掌控老师怎么想,但你可以知道自己怎么想与怎么做。
祝大家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

(球加米!
8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