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Fall对比:CMU MSIN (Standard) [US] vs UofT MScAC (AI Concentration) [CAD]
39210
(本文较长,也是由于我经过了很漫长的思考)
先说一下楼主自己的情况,男生,天津户口,家里中产家庭,不是很富裕。末流中九,本科信息安全,但不是很想未来工作做这个,不管是回国还是在美国发展,觉得就业方向太窄加上听说很高压,最重要的不太喜欢。当初选这个专业是因为我们学校信安选课很flexible,我就把CS,AI的都学了,而且人更少。
说来也是巧合,本来都想好了在美国如何生活的我,唯一申请的加拿大项目就中了。反倒成了最让我纠结的点。
家里条件:两个项目钱当然都够,父母也都支持。当然如果能去了CAD当然能省一半以上的钱,肯定也是好的。去MSIN只能承受一年半的Standard。
短期规划:MLE找工≈>SDE找工>读PhD
长期规划:能够有自己的副业,和不同语言文化的人成为朋友,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很多都和外国文化有关系,而不是中国文化。比如足球,英美剧与电影,hipop music,standing-out comdian)。享受出国经历本身带来的价值。
然后对于两个项目我具体的了解:
CMU MSIN
pros:
cons:
1. 会过的比较苦闷。CMU肯定很卷,甚至可能还超越国内。虽然说一年半可能没有多久,毕业上岸后可能就好了?(存疑)
UofT MScAC
pros:
cons:
我之前的计划是直接到美国如果我回国,优先直接去上海深圳等地落户并找外企工作(凭借在北美的几年工作经历),能保证work life balance的同时保证一些薪资,也能离父母或者熟悉的人更近。
现在觉得另一条路是去加拿大拼下pr,不仅可以更长期的保证work life balance,也能多多回来看父母。就是可能天花板会比较低,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机会,不像是去了美国。
我意识到实际上我已经不仅是在选择项目,而是选择职业方向,未来发展地区,甚至是之后的人生道路。
我曾经是一个忍着吃了很多苦的人,我也意识到我有很强的吃苦能力,甚至因此曾经受到过别人的”称赞“。但就像黄仁勋曾说的“中国人喜欢吃苦,还以此为傲”。我不想再吃太多苦了。
过去的20年我没有怎么享受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和太多的人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希望我的20-30岁,包括30-40岁,40岁之前能够好好体验年轻带来的美好。不要让自己老了后回头看自己的人生发现只有日复一日的加班和工作。
我的目标是让自己尽可能不要后悔,让我的人生更快乐,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享受人生,不管是通过何种形式。
所以更多的还是请教地里的大家,在2025年这个时代世界趋势下,作为一个申请北美研的人,作为一个从来没去过北美的人,我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感谢所有愿意帮助我的人,我也愿意在我安顿在北美后,将我的种种思考,经历和资料开源,以在未来在地里帮助更多人。
先说一下楼主自己的情况,男生,天津户口,家里中产家庭,不是很富裕。末流中九,本科信息安全,但不是很想未来工作做这个,不管是回国还是在美国发展,觉得就业方向太窄加上听说很高压,最重要的不太喜欢。当初选这个专业是因为我们学校信安选课很flexible,我就把CS,AI的都学了,而且人更少。
说来也是巧合,本来都想好了在美国如何生活的我,唯一申请的加拿大项目就中了。反倒成了最让我纠结的点。
家里条件:两个项目钱当然都够,父母也都支持。当然如果能去了CAD当然能省一半以上的钱,肯定也是好的。去MSIN只能承受一年半的Standard。
短期规划:MLE找工≈>SDE找工>读PhD
长期规划:能够有自己的副业,和不同语言文化的人成为朋友,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很多都和外国文化有关系,而不是中国文化。比如足球,英美剧与电影,hipop music,standing-out comdian)。享受出国经历本身带来的价值。
然后对于两个项目我具体的了解:
CMU MSIN
pros:
- 学校四大带来的情绪价值。计算机领域的名气,让自己和父母可能更有骄傲的资本(作为东亚人,其实我知道这是我们骨子里的学历崇拜,它并不完全正确,但也不能否认,在一个大部分中国人的社交圈子里,这能带给不仅我父母和我自己不少的情绪价值)。真的很难放弃这个title。。项目也很好
- Connections。毫无疑问CMU的Alumni在业界绝对是更强的,在北美这个就业如此困难的时期,内推应该会是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多大肯定差一些。同样的还有人脉,能遇到的厉害的人肯定也是CMU和美国多,有助于我认识更多志同道合,能力比我强很多很多的人,这一点很重要。
- 神课比较多。MSIN也基本可以选到所有神课。
- 毕业薪资,整体工作机会美国肯定多。
- 匹村应该安全性在美国里面很不错的了。
- 美国充满的无限机遇,多元文化的交融,能让我充分开拓眼界。如果我去闯荡了一番,至少我不会后悔自己没曾经选择可能性最多的地方。
- 上次听了ini的admitted student day,老师把我们每个人喜欢的歌曲专门做出了一个spotifiy歌单,真的很感动。。。觉得ini会是一个很好的大家庭。
cons:
1. 会过的比较苦闷。CMU肯定很卷,甚至可能还超越国内。虽然说一年半可能没有多久,毕业上岸后可能就好了?(存疑)
- cost。学费官网给出的是总开销大概是90-100,我有4w的funding,差不多省吃俭用,估计也得80+。父母卖一套房子只有70。总体来说够用,但是真的承受不住乱花。
- 神课有但可能不会去选。就是我听一些往届说,如果你要想选神课,最后可能也会顾及不到自己的找工,所以最后可能也只能旁听一些。。大概率没有想的那样可以学习很多东西,虽然好,但是没有足够的心思和机会去上。
- 项目class size不小,竞争会比较激烈,毕业出来后如果能力不足,美国的好的CS项目也竞争不过。
- 虽说薪资高,但听说美国还生活费高等等,实际存不下来多少钱。
- 长期来看,只有回国一条路。如果为了拿绿卡,会又累又开销高,所以如果去了美国,我不会为了绿卡奋斗,我会想用完opt回国的事情。但不知道回国到上海外企是否又要加班了,又得和其它国人卷了。。。work life balance又没有了。。。
- 找工来说,MSIN应该大部分SDE,我本科做得最多的是AI,所以如果直接未来找工是MLE,可能还适配些。
- 老特。。。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幺蛾子。
UofT MScAC
pros:
- Flexible。低workload的非授课型项目,虽然我未来目标是进大厂,但是或许也可以利用这个期间刷题/搞一点科研争取发paper,未来对我找MLE有帮助。另外还可以转博,假设就业环境不好,我可以读一个PhD,不仅更大几率能拿pr,也有机会可以有更好的出路进大厂MLE。
- 更加快乐。低workload还可以让我保证能多探索加拿大这个新的环境,去尝试实现我的一些幻想,认识外国朋友,融入新的文化。享受出国本身带来的价值。
- Title也不错。至少在留学圈子外,大家应该还是没有对多大有鄙视)我父母也知道这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
- 低cost。不仅总开销不到MSIN的一半,甚至第二年做实习据大部分人说都可以cover很大一部分。能帮我父母省钱的同时,留下那些钱以便我还有别的梦想或者想法可以选择。
- 加拿大本身Top0的项目,回国我听说也可以进字节等大厂。美国比MSIN强的项目应该还是比比皆是。
- 更加稳定可能能留下来,获得长期的work life balance。我虽然不会法语,但不排斥学法语,我觉得额外学习一个语言能与更多人种交流是一个很好的事情。MScAC的低workload也能保证我这一点。
cons:
- Connection和alimuni在业界应该很难比的上CMU吧。
- 往届本科学长学姐所有被CMU录取的都无一例外去了CMU。。。如果去了UofT觉得自己真的在做一个比较大胆的选择。很多周围的人也不理解,我可能需要和很多人解释我的选择。
- 加拿大感觉在走下坡路,未来发展肯定不如国内,带来的可能性也很可能比不上美国。
- 我其实虽然现在做的AI,但并不太想读AI的PhD,我感觉会很枯燥,那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所以虽然Hinton在那里,多大的研究也很强,但是我大概率之后不会想做太久的研究(短期内发paper还是愿意的)
- 太冷,我其实不太喜欢很冷的地方。
- 父母对移民没有倾向。我的父母都不是那种会英语的人,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内环境,朋友亲人也都在这里。我也不奢望强求他们跟着我出去。就是最后可能只是我一个人拿着pr过着比较自由的生活。无法让父母享受到这种福利。
- 据说烙印现在多得可怕
- 最大的坏处就是我如果没拿到pr,我可能会很后悔,因为如果政策收紧,我既没有去美国闯荡一番,也没有享受到移民后带来的自由。我还是很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之前的计划是直接到美国如果我回国,优先直接去上海深圳等地落户并找外企工作(凭借在北美的几年工作经历),能保证work life balance的同时保证一些薪资,也能离父母或者熟悉的人更近。
现在觉得另一条路是去加拿大拼下pr,不仅可以更长期的保证work life balance,也能多多回来看父母。就是可能天花板会比较低,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机会,不像是去了美国。
我意识到实际上我已经不仅是在选择项目,而是选择职业方向,未来发展地区,甚至是之后的人生道路。
我曾经是一个忍着吃了很多苦的人,我也意识到我有很强的吃苦能力,甚至因此曾经受到过别人的”称赞“。但就像黄仁勋曾说的“中国人喜欢吃苦,还以此为傲”。我不想再吃太多苦了。
过去的20年我没有怎么享受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和太多的人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希望我的20-30岁,包括30-40岁,40岁之前能够好好体验年轻带来的美好。不要让自己老了后回头看自己的人生发现只有日复一日的加班和工作。
我的目标是让自己尽可能不要后悔,让我的人生更快乐,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享受人生,不管是通过何种形式。
所以更多的还是请教地里的大家,在2025年这个时代世界趋势下,作为一个申请北美研的人,作为一个从来没去过北美的人,我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感谢所有愿意帮助我的人,我也愿意在我安顿在北美后,将我的种种思考,经历和资料开源,以在未来在地里帮助更多人。
1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