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U MSE-SS体验(24 cohort)
271424
0 序言
又是一年申请季的放榜月,25fall到此基本上offer都发出了,到了同学们仔细比对手上offer的时候了。在23fall的春天,我也很纠结应该选择哪一所学校的时候,网上能找到有关CMU MSE项目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地里早年间的几个年代久远的帖子 (instant.1point3acres.cn,instant.1point3acres.cn)、和OpenCS Application上一个没有过多叙述的“B+”评级。在415之前,我几乎是凭着直觉把赌注押到了MSE上。刚好毕业两个月了,抽一点时间写一个全网最新CMU MSE就读体验,希望能给25fall及之后的学子们提供一点insight。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动动小手为我加大米,感谢!
1 匹兹堡与CMU
在说MSE之前,我想先说说CMU。因为除非你是在比对CMU不同项目的offer,不然你在选择MSE之前,其实是先选择了CMU以及它所在的城市,匹兹堡。
过去的一年半里,CMU带给我的感受似乎和网上大家的评论没有什么区别——北美小衡水、太多聪明又努力的人、熬很多夜。关于CMU学校层面的东西,我没有太多想吐槽的(只有一点,CMU不支持part time CPT,所以当其他学费比CMU便宜很多的学校能发part time CPT让学生在学期里实习时,CMU学生只能开pre OPT……)。关于匹兹堡,这座城市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村,且吃喝住行成本比预料中的高一些。虽然master普遍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也请大家考虑好是否准备好在匹兹堡生活。
2 概述MSE aka 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提到CMU的软工项目,大家往往会想到硅谷校区的那个,不过那是在工院ECE下的。本文讲的MSE也不是工院下的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而是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前些年MSE的存在感不是很高,但其实这个项目开设也已经有三十余年了。我猜测或许是因为以前它是隶属于SEI/ISR下的MSIT项目,后来ISR改名为S3D、MSIT改名为MSE。
MSE项目本身是工程硕士,有三个track:
从申请者角度来看,SS和ES面向工作经验<2年的新人,Pro则是面向工作经验>2年的成熟工程师。入学后,三个track的课程区别请参考项目官网。需要指出的是,SS和ES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summer需要实习、毕业需要做一个学期的capstone project,Pro第一学期比SS/ES多12units自选课程、summer不能实习(所以没有CPT)、毕业需从summer开始做两个学期的studio project。capstone/studio project均为MSE项目联系好公司、实习是自己找。
概括来说,我认为MSE是一个较为独立的项目。其他master项目大多必修CC/Intro to ML等课,但MSE的必修课都是MSE faculty开的课、且都在300 S Craig的一个教室里,不上自选课的时候MSE的学生大多集中在这栋楼里,似乎天然少了一些和其他项目的人接触的机会。虽然离CMU主要buildings和图书馆间有5-10min的步行距离,但项目里Herman miller的椅子以及lounge都提供了不错的学习环境,楼下的餐饮点也比主要buildings更多。一句话总结就是,MSE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小school。
3 简评MSE课程
Again,具体课程同学们可以参考项目官网的schedule。我是一个不太听课的人,所以这个帖子不会逐个分析MSE的课程。关于之前网上对MSE必修课最大的诟病是像文科课,我认为软件工程本身就比CS更偏文一点,MSE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培养leadership而非培养技术大咖。所以这个项目不太适合想要学硬核技术的同学,因为它的必修课占大头、且多是chatgpt可以很好解决的“文档课”。对于没什么业界经验的同学来说,正确学习姿势是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水完MSE必修课,把时间投入到找工/选修自己想上的课。毕竟找工才是一年半硕士的主旋律,且MSE的学费允许你在第二、第三学期至多各上两门选修(这个需要向advisor申请,唯一要求是第一、第二学期GPA高于3.8)。我们交给MSE9万刀学费,价值绝不在于MSE的水水必修课上,而是在于拿CPT/OPT找工作的入场券、以及MSE和CMU的所有可利用资源。
总的来说,MSE的课程Pros&Cons如下:
Cons:
Pros:
4 找工
或许这个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对于SS/ES找ng的同学来说,MSE的必修课是没用的,自选的选修课或许有一些用。但MSE Pro track都是有业界经验的同学,和他们交流能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和信息。项目一位负责校友关系的staff,Sasha也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coordinator,她对同学们找summer internship和full time都非常上心,经常提供一些jd link和alumni networking机会。Sasha的存在我认为是给MSE学生起到一个兜底作用,但本届同学据我观察,在努力找工的人full time都靠return offer/自己投递上岸了,基本都是叫得上名的中大厂。summer internship的情况会差一点,或许部分是因为24 summer行情还没完全恢复的缘故,但也都能在国内大厂找到不错的实习。
找工是大家毕业前最担心的事情,但MSE的同学们都漂亮地走完了找工路。
5 小结
其实之前我对这个项目有诸多抱怨,但在这个帖子中我尝试尽量客观地还原了我在MSE一年半的就读体验,有褒有贬。希望能对之后的学子起到一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作用,就很开心了。如果这篇帖子对你有帮助的话,希望给我加一个免费的大米,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有空就上来回复~
祝大家无论在什么项目,上学/找工/生活都愉快。
又是一年申请季的放榜月,25fall到此基本上offer都发出了,到了同学们仔细比对手上offer的时候了。在23fall的春天,我也很纠结应该选择哪一所学校的时候,网上能找到有关CMU MSE项目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地里早年间的几个年代久远的帖子 (instant.1point3acres.cn,instant.1point3acres.cn)、和OpenCS Application上一个没有过多叙述的“B+”评级。在415之前,我几乎是凭着直觉把赌注押到了MSE上。刚好毕业两个月了,抽一点时间写一个全网最新CMU MSE就读体验,希望能给25fall及之后的学子们提供一点insight。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动动小手为我加大米,感谢!
1 匹兹堡与CMU
在说MSE之前,我想先说说CMU。因为除非你是在比对CMU不同项目的offer,不然你在选择MSE之前,其实是先选择了CMU以及它所在的城市,匹兹堡。
过去的一年半里,CMU带给我的感受似乎和网上大家的评论没有什么区别——北美小衡水、太多聪明又努力的人、熬很多夜。关于CMU学校层面的东西,我没有太多想吐槽的(只有一点,CMU不支持part time CPT,所以当其他学费比CMU便宜很多的学校能发part time CPT让学生在学期里实习时,CMU学生只能开pre OPT……)。关于匹兹堡,这座城市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村,且吃喝住行成本比预料中的高一些。虽然master普遍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也请大家考虑好是否准备好在匹兹堡生活。
2 概述MSE aka 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提到CMU的软工项目,大家往往会想到硅谷校区的那个,不过那是在工院ECE下的。本文讲的MSE也不是工院下的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而是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前些年MSE的存在感不是很高,但其实这个项目开设也已经有三十余年了。我猜测或许是因为以前它是隶属于SEI/ISR下的MSIT项目,后来ISR改名为S3D、MSIT改名为MSE。
MSE项目本身是工程硕士,有三个track:
- Scalable System(SS)
- Embedded System(ES)
- Professional(Pro)
从申请者角度来看,SS和ES面向工作经验<2年的新人,Pro则是面向工作经验>2年的成熟工程师。入学后,三个track的课程区别请参考项目官网。需要指出的是,SS和ES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summer需要实习、毕业需要做一个学期的capstone project,Pro第一学期比SS/ES多12units自选课程、summer不能实习(所以没有CPT)、毕业需从summer开始做两个学期的studio project。capstone/studio project均为MSE项目联系好公司、实习是自己找。
概括来说,我认为MSE是一个较为独立的项目。其他master项目大多必修CC/Intro to ML等课,但MSE的必修课都是MSE faculty开的课、且都在300 S Craig的一个教室里,不上自选课的时候MSE的学生大多集中在这栋楼里,似乎天然少了一些和其他项目的人接触的机会。虽然离CMU主要buildings和图书馆间有5-10min的步行距离,但项目里Herman miller的椅子以及lounge都提供了不错的学习环境,楼下的餐饮点也比主要buildings更多。一句话总结就是,MSE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小school。
3 简评MSE课程
Again,具体课程同学们可以参考项目官网的schedule。我是一个不太听课的人,所以这个帖子不会逐个分析MSE的课程。关于之前网上对MSE必修课最大的诟病是像文科课,我认为软件工程本身就比CS更偏文一点,MSE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培养leadership而非培养技术大咖。所以这个项目不太适合想要学硬核技术的同学,因为它的必修课占大头、且多是chatgpt可以很好解决的“文档课”。对于没什么业界经验的同学来说,正确学习姿势是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水完MSE必修课,把时间投入到找工/选修自己想上的课。毕竟找工才是一年半硕士的主旋律,且MSE的学费允许你在第二、第三学期至多各上两门选修(这个需要向advisor申请,唯一要求是第一、第二学期GPA高于3.8)。我们交给MSE9万刀学费,价值绝不在于MSE的水水必修课上,而是在于拿CPT/OPT找工作的入场券、以及MSE和CMU的所有可利用资源。
总的来说,MSE的课程Pros&Cons如下:
Cons:
- 选课自由度不高
- 必修课质量不高
Pros:
- 在全校来看选课优先级都是很高的,想抢的课都能抢上
- 如果你想多上课,max units比较大(默认60,实测可以申请到63)
- workload不大(因为必修比较水)
- 对自选课几乎完全没有department限制
4 找工
或许这个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对于SS/ES找ng的同学来说,MSE的必修课是没用的,自选的选修课或许有一些用。但MSE Pro track都是有业界经验的同学,和他们交流能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和信息。项目一位负责校友关系的staff,Sasha也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coordinator,她对同学们找summer internship和full time都非常上心,经常提供一些jd link和alumni networking机会。Sasha的存在我认为是给MSE学生起到一个兜底作用,但本届同学据我观察,在努力找工的人full time都靠return offer/自己投递上岸了,基本都是叫得上名的中大厂。summer internship的情况会差一点,或许部分是因为24 summer行情还没完全恢复的缘故,但也都能在国内大厂找到不错的实习。
找工是大家毕业前最担心的事情,但MSE的同学们都漂亮地走完了找工路。
5 小结
其实之前我对这个项目有诸多抱怨,但在这个帖子中我尝试尽量客观地还原了我在MSE一年半的就读体验,有褒有贬。希望能对之后的学子起到一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作用,就很开心了。如果这篇帖子对你有帮助的话,希望给我加一个免费的大米,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有空就上来回复~
祝大家无论在什么项目,上学/找工/生活都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