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方向PhD项目申请/招生经验

avatar 1221411
Basidiomycota4
1932
5
长期潜水,终于有感觉值得分享的东西了决定试着写出来试试。如果能帮到至少一个人也是好的。
坐标美西,在一个也就还行吧的UC系统里一个也就还行吧的项目里读phd, 明年终于要毕业了。顺便在项目里的admission committee 里干了三年。前两年感觉国内申请人如果有过硬的背景还是可以被考虑的,虽然美本肯定会占很大的优势。今年感觉明显风向不对,就我们这个小项目今年申请的人都增加了25%-30%,而且申请人水平明显提高。读到好多从国内来的申请感觉资质很好很有潜力,但是由于申请的文书和其他材料有缺陷,加上大量local申请者竞争激烈,很可惜地被比了下去。

我觉得很多项目文书的prompt都很有意模糊rubric,对不习惯read between the lines的国际生来说很不友好。所以楼主想要分享一些在我们项目招生rubric里总结出来的东西,希望能有帮助。

I can’t tell you what to do, but I can tell you what not to do :’)

从我们项目的角度来说,一般评价申请人会从五个角度来评价:学业能力,学术潜力,和项目的契合程度,DEI 和个人潜质。其中有些是比较泛的概念而有些有明确的rubric。下面按照这五点来讨论:

学业能力:主要看本科和master的gpa(如果有master的话)。国内本科gpa相对来说比美本低,但是对招生组来说rubric是一样的(A- and above for STEM courses)就很不公平。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建议在文书里提一句自己在系里的排名,有的时候招生组的人会发现letter grade和排名的discrepency然后酌情打分。

如果本科和master gpa比较低,务必务必在 diversity statement或者别的地方提一句为什么分数会低。比如struggle to adjust to the demanding college life 或者family reason或者其他的原因。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分低就不提,rubric一般如果concerning grades ha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都不会特别计较。毕竟phd看的是学术潜力和independent research skill,gpa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一般在这个category也包括判断学生的沟通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文书能不能让人看懂,有没有很明显的语法错误。听上去有点荒唐,但是我读到过把学校名字拼错,把项目名字拼错,把教授名字拼错,和大小写不分的申请。请人 proofread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关于语言,今年没看到很多gre分但是托福麻烦过100… 至少语言部分过20… 如果语言分数太低的话容易被招生组flag,加上最近竞争如此激烈,不要让托福拖了申请的后腿。

学术潜力:应该是不止我们的项目,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最最看重这个。来评判一个人的学术潜力项目一般看cv/resume, 文书和推荐信。申请stem phd建议用cv而不是resume,列出科研过程更加detailed 对DEI的打分也更有帮助(这个在DEI说)。地里应该有很多关于cv怎么写的指导,这里就不赘述了。

招生组的目的是找到能够在项目里待下去并且读出phd的学生,所以会更加偏向已经有很多科研经验的申请者(时间+publication)。如果你有middle author paper/first author paper是最好的,麻烦务必在文书里说一句。如果没有,poster或者oral presentation也是加分项。重点是independent research skill,所以着重强调你的project是independent project,你有能力自己决定实验的方向,而不是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知道很多实验经验其实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你independent,但是着重强调一下effort或者thought process都会很有帮助。项目不想要technique heavy的statement,而是更想要有big picture的申请人。technique可以在研究生里接着学,但是phd的重点是big picture和independent research skill,所以项目会很看重这个。

推荐信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务必请推荐人写很强的推荐信。Ask for a STRONG rec letter!!!!基本上如果只是你在这个教授的课上拿了个A然后让ta来写推荐信,这封信没有也罢。idealy 你想要找能够为你的科研能力站台的教授写推荐信。同时(这点我自己申请的时候不知道之后很后悔):如果你在一个实验室和某一个博后/研究生干活比较多,完全可以问这个博后/研究生写你的推荐信。如果同时有教授和博后的推荐信,即使是来自一个实验室的也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教授不愿意写,博后的信也是很有分量的。你想要找能够demonstrate你independnet research ability的人帮你写信。

少见情况,但是我读到过完全sabotage申请人的推荐信。整封信如果1/3说申请人怎么行但是2/3说申请人怎么不行,招生组一般会直接trash application。还有更过分的, 但是因为FERPA就不在这里说了… 这种可能会有些难避免,只能说尽量找自己认识人品也比较ok的人写推荐信。

和项目的契合程度:这个还挺容易理解的,就是你的学术兴趣和项目里pi的方向是不是吻合。最好的方法是在文书或者research statement里点名多个有兴趣跟着干的pi的名字。一个不太够,建议两到三个。如果能加上一到两句话说明为什么对这个pi有兴趣就更好了。当然,如果你之前的research experience 和想要在phd里干的方向很不一样,比如你之前都是cancer research 但研究生想干neurodevelopment,解释一下为什么想换方向会比较好。我们之前拒过很优秀的申请人就是因为ta的方向和项目并不完全一致,文书里也没解释清楚为什么想换方向,我们感觉可能不是最适合ta的项目。

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现在很多项目都会要这个。招生组想要能够给项目做贡献的人,很多项目都会有DEI committee 之类的,可以考虑在diversity statement里提一句自己如果加入了项目如何improve community。这里同时也是提community service的好机会,如果有做过outreach建议在diversity statement里说一下。即使没有,如果强调unique perspective 和effort也会加分。CV的好处也会在这里体现。有些项目要求diversity outreach的时间长度,如果在cv里列出时间对招生组来说评分会更容易。

**这部分比较个人意见: Prompt for diversity statement 一般会说include your personal history,但是这里强烈建议不要在diversity statement 里trauma dump. 但是其实很多本地申请人都做不太到。我读了很多很多diversity statement感觉内容更应该适合therapy session 而不是 phd application… 如果你有经历personal hardship,建议着重强调这个hardship 如何shape your desire to pursue phd/build community/ increase diversity。如果回答是no,可以考虑对这部分进行删减。不是说personal hardship不好,而是想办法用个人故事显现出你强大的一面。

个人潜质:这是最虚最泛的category,简而言之soft skills。这个部分也是最难定性的,以下是一些避雷的地方:

你想要展现出你有life plan beyond phd, either faculty or industry or etc. 但是你不想展现出phd is just the natural next step. It should be a clear passion. 你想要demonstrat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所以在写obstacle 和personal hardships的时候尽量强调这些hardship给你带来了什么,而不是pure ranting.

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申请研究生其实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而且这两年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所以能佛系一点会比较好… 希望能够帮到正在(考虑)申请的大家!

补充内容 (2024-12-31 06:58 +08:00):

突然又想到了一点,写文书的时候如果是自己的项目多用I少用we. 多说I did sth sth 和 I came up with the solution for sth sth. i 暗示是自己的想法,we给人的感觉是实验室的想法,可能是其他人的而不是自己的。比较nuance但是可能会有帮助。
5条回复